陈继儒
〔明〕 1558 - 1639 年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又号糜公。
诸生。
志尚高雅,博学多通,少与同郡董其昌、王衡齐名。
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
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
书法苏、米,兼能绘事。
董其昌久居词馆,书画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
眉公又刺取琐言僻事,编次成书,远近争相购写,于是名动寰宇。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卒于家。
有《眉公全集》。
及肩新种竹,濯足旧疏湾。
钓月鱼为伴,偕书僧送还。
风雨霎时晴,荷叶青青,双鬟捧著小红灯。
报道绿纱窗底下,蕉月分明。
枕簟嫩凉生,茉莉香清,兰花新吐百余茎。
扑得流萤飞去也,团扇多情。
蜂欲分衙燕补巢,阴阴落叶遍江皋。
一阵窗前风雨到,打芭蕉。
惊起幽人初睡午,茶烟缭绕出花梢。
有个客来琴在背,度红桥。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
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
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华。
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
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
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
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
老翁愕视,恭谨如命。
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洒杯,才饕一番。
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
日暮乃若用。
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翁明日请坐巵脯为寿。
十四日,余与希周、直夫、叔意挈酒榼,甫出关路,途得伯灵、子犹,拉同往。
又遇袁长史披鹤氅入城中,长史得我辈看花消息,遂相与返至桃花溪。
至则田先生方握锄理草根,见余辈,便更衣冠出肃客。
客方散踞石上,而安甫、宾之、箕仲父子俱挈酒榼佐之。
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
是时,不速而会凡十八人,田先生之子归骈为十九。
榼十一,酒七八壶觞。
酒屈兴信,花醉客醒,方苦瓶罍相耻,忽城头以长绠缒酒一樽送城下,客则文卿、直卿兄弟是也。
余辈大喜,赏为韵士。
时人各为队,队各为戏。
长史、伯灵角智局上。
纷纷诸子,饱毒空拳,主人发短耳长,龙钟言笑。
时酒沥尚馀,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
日暮鸟倦,余亦言旋,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和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
昔陶徵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
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
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
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4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