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
〔清〕 1655 - 1685 年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
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
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妃、清太宗母)。
父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兄)女爱新觉罗氏。
从祖妹康熙惠妃纳喇氏(金台石曾孙、明珠从弟索尔和女),从曾祖姑表姪胤禔(惠妃纳喇氏子)。
康熙十年(1671年),时十七岁进太学。
康熙十一年(1672年)中举,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会试,因患寒疾,未殿试。
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康熙帝(与容若为从曾祖姑表兄弟,且年齿相彷)爱其才,更兼出身八旗,世为皇戚,故常伴帝侧,授三等侍卫职,寻晋一等侍卫,数随帝出巡塞外,并奉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事。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卒,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容若「生长华阀,淡于荣利」(《清诗别裁集》),爱才喜客,「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清诗别裁集》)所与游者皆一时名士,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荪友、顾梁汾、陈迦陵、姜湛园尤相契厚。
诗文均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词尤享名,喜学北宋,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眞切感人。」「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清诗别裁集》)谭复堂以之与项莲生、蒋鹿潭为「清词三鼎足」。
今人以其与曹实庵、顾梁汾称「京华三绝」。
集宋元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
有《通志堂集》。
词集《侧帽集》、《饮水词》。
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文苑列传·纳兰性德传〉》。
【其一】
前求镌图书,内有欲镌“藕渔”二字者。
若已经镌就则已,倘尚未动笔,望改篆“草堂”二字。
至嘱,至嘱!茅屋尚未营成,俟葺补已就,当竭诚邀驾作一日剧谈耳。
但恨无佳茗共啜也。
平子望致意。
不宣。
成德顿首。
初四日。
【其二】
前来章甚佳,足称名手。
然自愚观之,刀锋尚隐,未觉苍劲耳。
但镌法自有家数,不可执一而论,造其极可也。
日者竭力构求旧冻,以供平子之镌,尚未如愿。
今将所有寿山几方,敢求渠篆之。
石甚粗砺,且未磨就,并唏细致之为感。
叠承雅惠,谢何可言!特此,不备。
十七日成德顿首。
石共十方,其欲刻字样,并俱书于上。
又拜。
【其三】
前托潘公一事,乞命使促之。
夜来微雨西风,亦春来头一次光景。
今朝霁色,亦复可爱。
恨无好句以酬之,奈何,奈何!平子竟不来,是何意思?成德顿首。
【其四】
两日体中已大安否?弟于昨日忽患头痛,喉肿。
今日略差,尚未痊愈也。
道兄体中大好,或于一二日内过荒斋一谈,何如,何如?特此,不一。
来中顿首,更有一要语,为老师事,欲商酌。
又拜。
【其五】
厅联书上,甚愧不堪。
昨竟大饱而归,又承吾哥不以贵游相待,而以朋友待之,真不啻即饱以德也。
谢谢!此真知我者也。
当图一知己之报于吾哥之前,然不得以寻常酬答目之。
一人知己,可以无恨,余与张子,有同心矣。
此启,不一。
成德顿首。
十二月岁除前二日。
因无大图章,竟不曾用。
【其六】
一二日间,可能过我?张子由画三弟像,望转索付来手。
诸子及悉,特此。
成德顿首。
七月四日。
【其七】
素公小照奉到,幸简入,简入!诸容再布,不尽。
成德顿首。
七月十一日。
【其八】
久未晤面,怀念甚切也,想已返辔津门矣。
奚汇升可令其于一二日间过弟处,感甚,感甚!海色烟波,宁无新作?并望教我。
十月十八日。
成德顿首。
【其九】
姚老师已来都门矣,吾哥何不于日斜过我。
不尽。
成德顿首。
三月既日。
【其十】
花马病尚未愈,恐食言,昨故令带去。
明早家大人扈驾往西山,他马不能应命,或竟骑去亦可。
文书已悉,不宣。
成德顿首。
【其十一】
德白:比来未晤,甚念。
平子兄幸嘱其一二日内拨冗过我为祷。
此启,不尽。
初四日,德顿首。
并欲携刀笔来,有数石可镌也。
如何?
【其十二】
天津之行,可能果否?斗科望速抄出见示。
聚红杯乞付来手。
三令弟小照亦望检发,至感,至感!特此,不一。
成德顿首。
新睡觉,正漏尽、乌啼欲晓。
任百种思量,都来拥枕,薄衾颠倒。
土木形骸,分甘抛掷,只平白、占伊怀袍。
听萧萧、一剪梧桐,此日秋声重到。
若不是、忧能伤人,甚青镜、朱颜易老。
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
端的而今,误因疏起,却懊恼、殢人年少。
料应他、此际闲眠,一样积愁难扫。
似有猿啼,更无渔唱,依稀落尽丹枫。
湿云影里,点点宿宾鸿。
占断沙洲寂寞,寒潮上、一抹烟笼。
全不似,半江瑟瑟,相映半江红。
楚天秋欲尽,荻花吹处,竟日冥濛。
近黄陵祠庙,莫采芙蓉。
我欲行吟去也,应难问、骚客遗踪。
湘灵杳,一尊遥酹,还欲认青峰。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
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晚秋却胜春天好,情在冷香深处。
朱楼六扇小屏山,寂寞几分尘土。
虬尾烟销,人梦觉、碎虫零杵。
便强说欢娱,总是无慘心绪。
转忆当年,消受尽、皓腕红萸,嫣然一顾。
如今何事,向禅榻茶烟,怕歌愁舞。
玉粟寒生,且领略、月明清露。
叹此际凄凉,何必更、满城风雨。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