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唐〕 六五九 - 七〇〇 年
唐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字伯玉。
陈元敬子。
曾任右拾遗,後人因称「陈拾遗」。
出身豪族,少任侠,成年後发愤攻读。
唐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登进士第(此据赵儋《故右拾遗陈公旌德碑》。
按《唐才子传·卷一·陈子昂传》云陈拾遗登第在高宗开耀二年,误),上书言建唐高宗陵墓于洛阳,受武则天赏,拜麟台秘书省正字。
武后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从军北征,归朝,补右卫胄曹参军,迁右拾遗。
万岁通天元年(西元六九六年),从武攸宜北击契丹,表掌书记,军中文翰皆委之。
立志许国,然不为所用,贬署军曹。
圣历元年(西元六九八年),以父老辞官还乡,旋居父丧。
後为射洪县令段简构陷系狱,忧愤而卒。
陈拾遗于袭六朝馀波之初唐诗坛深表不满,慨叹「汉魏风骨,晋宋莫传」,故欲革「采丽竞繁」之齐梁诗风,以承建安、正始之诗重比兴寄托之传统(《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陈诗与其诗论相合,代表作为《感遇》三十八首,反映武周时代之社会现实甚为广泛,抨击时弊亦较深刻,抒写胸臆之作则慷慨深沉,风格近于阮步兵《咏怀》。
另有《登幽州台歌》虽仅四句,然为历来传诵之名篇。
陈拾遗为诗主「汉魏风骨」、「兴寄」,所为书疏,亦全用散体,为唐诗革新先驱,甚得李杜诸人推崇,韩昌黎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金元遗山云:「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论诗绝句》)其诗文集以四部丛刊本《陈伯玉文集》十卷为通行,今人徐鹏校点之《陈子昂集》最完备。
诗注本有今人彭庆生《陈子昂诗注》。
《全唐诗》存诗二卷。
《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
生平见唐·卢子潜《陈氏别传》,《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文苑列传·陈子昂传〉》、《新唐书·卷一百〇七·陈子昂传》。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平生白云志,早爱赤松游。
事亲恨未立,从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问,旅客非悠悠。
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
再取连城璧,三陟平津侯。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宁随当代子,倾侧且沉浮。
肃徒歌伐木,骛楫漾轻舟。
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
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
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
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
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
麇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