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唐〕 約785 - 849? 年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重镇压华戎,恩威达圣聪。
泰山高不让,沧海阔难穷。
接物欢盈貌,安民术在衷。
旱天云出水,霜野鹗抟风。
东土承殊渥,南方著显功。
瑞呈须是凤,畋获必非熊。
令下齐军仵,诗传入帝宫。
春行膏雨降,夜仰德星丛。
翰苑推词敏,台庭揖道崇。
才周儒学外,礼厚笑谭中。
吏理今廉度,文章昔马融。
行凭孤竹立,诺为一言终。
揭槛楼台耸,加笾海陆丰。
俯移青玉案,高挂绿沉弓。
大幕宾名瑀,长裾客姓冯。
耻为狂狷者,强厕滑稽雄。
马足虚行地,鞭头漫画空。
无能甘画虎,失趣奈雕虫。
死叹身何处,生嗟命不通。
聊当问詹尹,犹许诉明公。
广厦光奇辈,恢材卓不群。
夏天平岸水,春雨近山云。
婉衍榱甍揭,端完柱石分。
孤帆惊乍驻,一叶动初闻。
晚槛馀清景,凉轩启碧氛。
宾筵习主簿,诗版鲍参军。
露洒新篁滴,风含秀草熏。
何劳思岘岭,虚望汉江滨。
上将出东征,骅骝得路行。
青云仰高步,白日见精诚。
朗抱韬群物,沉思活庶氓。
田文今得士,孙武旧能兵。
晓月当楼色,秋鞞入地声。
鬼神愁运思,奸猾恐回情。
破敌连收栅,屯师立下城。
龙观淮甸虎,鳣视海湄鲸。
勇冠临危貌,勋崇定远名。
突围亲斩首,开道看擒生。
阵变蛇头出,枪回豹尾横。
束衣金甲冷,挥箭铁鞭鸣。
历战长诸葛,封侯小富平。
去淮初五马,迁滑再双旌。
道秪萧何直,功惟范蠡成。
感恩怀敢炙,知味渴和羹。
曙合铜牌入,昏堂蜡烛明。
玉钩红袖把,银注紫衣擎。
接坐羞人识,还家畏嫂轻。
犹希匹夫胆,一向信陵倾。
古色辨微茫,华夷在一堂。
云霞开藻井,天地出雕梁。
细草生毫末,轻风拂黛光。
夜山犹带景,秋树不凋霜。
隐竹才分翠,秾华欲堕香。
无风帆自起,度日鸟空翔。
舟势鲸吞久,楼形蜃吐长。
更看台上镜,造化落中央。
忆作江东客,猖狂事颇曾。
海隅思变化,云路折飞腾。
小子今何述,高贤昔谬称。
瘦体休问马,病爪莫论鹰。
海棹扁舟泛,江开一槛凭。
岸环青莽苍,峰峭碧崚嶒。
水国程无尽,烟郊思不胜。
金丝援嫩柳,玉片犯残冰。
夜泊闻操楫,朝行看下罾。
沙明春雨霁,野白暮云蒸。
蒲晚帆山叶,花开镜水菱。
乱芳丛沼沚,馀溜泄沟塍。
鹫岭因支访,龙门诣李登。
黄莺春恼客,白鹤夜依僧。
粗得狂歌趣,深疑笑病症。
地穷屯健马,天尽抑飞鹏。
桂彩分城堞,松香在阁层。
酒徒穷不破,诗债老相仍。
伯玉年将近,宣尼《易》未弘。
岁储虽自乏,社肉必均秤。
造化三光借,乾坤一块凝。
才当论曲直,命可系衰兴。
凤鸟非无叹,骅骝靡不乘。
豹文须蔚蔚,羊目漫睖睖。
范蠡尝金铸,吴王昔土崩。
雄图翻自失,高躅鲜相承。
禹庙思陈藻,秦山忆杖藤。
几时心豁豁,长日醉瞢瞢。
水室穷深讨,云门极峻登。
北归天尚远,东望海方澄。
鹤跂虚为羡,人言敢不应。
旅游星正孛,愁望月初縆。
讵欲由斜径,聊思枕曲肱。
兴扪头上虱,闲视笔锋蝇。
鸟岸劳方寸,鱼瓶惜一升。
诗秋情未剧,别夜思偏增。
白首身从贱,青云气可凌。
当知在尘土,言直更兢兢。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