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唐〕 約785 - 849? 年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小儿行把街中剧,千年泙斗铜衣碧。
将金换得试磨看,俄见洞门深一尺。
夜深时出仰照天,二十八宿中相连。
青龙耀跃麟眼动,神鬼不敢当庭前。
明朝擎出游都市,一半狐狸落城死。
天意兆升平,忠良自间生。
二年移四镇,一夜破重城。
白刃来临敌,青油引出京。
指途谙老马,望海哂长鲸。
国用鞭头算,军机帐下萌。
王师初戮力,贼将首推诚。
鼎鼐传家世,藩隅易弟兄。
风云将气合,才命与时并。
咳唾收齐土,疮痍肓蔡氓。
指撝从上策,谈笑赖高情。
发号方回踵,归农务散兵。
紫微才近侍,彤矢又专征。
曲直须绳准,幽深藉镜明。
晓江流汗漫,秋华耸峥嵘。
士勇思陈力,儿啼畏道名。
文王开卦兆,武帝下星精。
远寄恩弥厚,深欺敌不勍。
俭风敦制度,和气茂逢迎。
画障朱轩设,蛮刀粉壁横。
木鱼连钥动,金兽齿环狞。
舞席宫鬃出,宾盘海馔盈。
绣蹄红球卧,花领紫绦萦。
鹓鹭初移府,熊罴夜烈营。
济河无反顾,当阵必前行。
野迥朱旗卜,霜干翠幕轻。
角吹寒日色,枪揭暑雷声。
宁越身犹贱,冯暖胆未呈。
贵门心强迹,贤路力何争。
閟手从抛剑,愁肠却赖觥。
宁依刘表死,不接贾充荣。
阻辙羞偏毂,蟠泥渴一泓。
应怜望尘眼,歧路拜双旌。
万古元和史,功名将相殊。
英明逢主断,直道与天符。
一镜辞西阙,双旌镇北都。
轮辕归大匠,剑戟尽洪炉。
物望朝端洽,人情海内输。
重轻毫在手,斟酌斗回枢。
邴吉真丞相,陈蕃实丈夫。
礼宾青眼色,忧国白髭须。
几赖平中土,长愁入五湖。
旱苗今雨活,妖沴共风驱。
料敌穷天象,开边过地图。
黄河归博望,青冢破凶奴。
虎豹皆亲射,豺狼例手诛。
坐筹千不失,持钺四无虚。
勇义精诚感,温良美价沽。
夔龙甘道劣,贾马分材枯。
曙色开营柳,秋声动塞榆。
纵横追穴兔,直下灌城狐。
举论当前古,推心及后儒。
风云如借便,开眼即天衢。
一槛构庭中,临川望益崇。
朗怀披夏日,高啸得清风。
紫府须黄霸,青山属谢公。
夜声闻动草,春意觉抽丛。
野迥云初白,天寒树间红。
月华深委素,淮色迥流空。
暮雨佳人到,良辰乐事同。
更怜初渡水,先咏子来工。
圣代倚龙骧,青油镇北方。
国除心腹病,时咏股肱良。
兆协周畋吉,言应禹拜昌。
中台初复位,太白定扬光。
传癖深元凯,筹谋奥子房。
率先供帝命,特地举朝纲。
吏改新曹局,民耕旧战场。
节旌穷海岛,诗句起河梁。
幕府推贤佐,杯盘任客狂。
峰峦资秀崒,雕鹗避轩昂。
列座花茵展,鸣鼍锦臂攘。
小旗鞍马令,尖帽柘枝娘。
扫路麾幢出,开衙斧钺行。
旌旗垂玳瑁,黄帕结鸳鸯。
报主亲临敌,屯师首犯强。
裂红偷贼号,缠褐眩戎装。
夜栅回千马,昏鼙亚万枪。
桉声铺阵血,垂泪抚刀疮。
豹望因文变,鲲期假翅翔。
空劳千里役,何策利梁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