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唐〕 約785 - 849? 年
张祜(hù):字承吉,行三,生卒年不确。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
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
遂至淮南。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后归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 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作「皮日休云」,误。
)故一生蹭蹬。
卒于唐宣宗 大中年间,年约六十馀。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 蜀刻《张承吉文集》十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二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一百五十五首,断句八,题一则。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东野小臣祜,圣朝垂泪言。
微尘岂裨助,永负丘山恩。
箕子昔为奴,所悲逢世昏。
明时便钳舌,切恐负乾坤。
臣当涉黄河,心目日且烦。
分明在人世,不喻波浑浑。
愿以所支流,却寻到昆崙。
但穷此生感,没齿宁为冤。
臣读帝王书,粗知治乱源。
文思苟未安,讵得宾四门。
陛下欲垂衣,一与夔契论。
成汤事不尽,勿更随波翻。
直者举其材,曲者寻其根。
直固不可遗,曲亦不可焚。
用材苟端审,帝道即羲轩。
陛下复土阶,四方敢高垣。
陛下喜雕墙,四方必重藩。
畋猎岂无娱,汤泉岂无温。
始知尧为心,清净自成尊。
比干不惮死,谏道久而存。
许由不务策,志士亦所敦。
兢兢小臣祜,万死甘词繁。
一到东林寺,春深景致芳。
炎熇肆蒸溽,南熏日飘扬。
田畴苦焦烈,龟坼无润壤。
嘉禾穟为实,灌注期穰穰。
卓午火云炽,虐焰弥穹苍。
桔槔置无用,何计盈仓箱。
老农力耕耨,扪心热衷肠。
公租与私税,焉得俱无伤?
今年已憔悴,斗米百钱偿。
富豪索高价,闭廪几绝粮。
引领望甘雨,倾城祷林桑。
匹夫动天地,奚俟暴巫尪。
浃旬竟弗验,神明果茫茫。
彼苍岂降割,以重吾民殃。
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
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
江海一遗叟,块然穷巷居。
门前是川陆,反背卧枕袪。
兴来座援琴,忽忽味《关雎》。
但愿致樽酒,岂忧无斗储。
野牧亦乘马,家池还钓鱼。
偶思荣启期,益喜鬓白初。
日夕粗充饥,呼儿掇园蔬。
行登逸民舟,坐愧长者车。
倏值体中佳,未尝废三馀。
理生且自昧,安忍限众徂。
屏迹岂无素,立诚非甚疏。
杜门草《太玄》,落草赋《子虚》。
大贾倾十万,一名终不书。
小人苟片善,言下辄纪渠。
不然少年长,百万看一樗。
过此任老圃,笑歌立倚锄。
道门演空言,未必死录除。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