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周〕 前372 - 前289 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书曰:‘洚水警余。
’洚水者,洪水也。
使禹治之。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
是禽兽也。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吾为此惧。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
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也。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