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周〕 前372 - 前289 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或子车,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孟子之平陆。
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
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
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
知其罪者,惟孔距心。
为王诵之。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去齐。
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