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元年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岁之始也。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
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
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出微,国人莫知。
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
隐于是焉而辞立,则未知桓之将必得立也。
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隐之立为桓立也。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何以贵?母贵也。
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
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
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
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
仪父者何?邾娄之君也。
何以名?字也。
曷为称字?褒之也。
曷为褒之?为其与公盟也。
与公盟者众矣,曷为独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
此其为可褒奈何?渐进也。
眛者何?地期也。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克之者何?杀之也。
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
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己杀之,如勿与而已矣。
段者何?郑伯之弟也。
何以不称弟?当国也。
其地何?当国也。
齐人杀无知何以不地?在内也。
在内虽当国不地也,不当国虽在外亦不地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
宰者何?官也。
咺者何?名也。
曷为以官氏?宰士也。
惠公者何?隐之考也。
仲子者何?桓之母也。
何以不称夫人?桓未君也。
賵者何?丧事有賵。
賵者,盖以马以乘马束帛,车马曰賵,货财曰赙,衣被曰襚。
桓未君则诸侯曷为来賵之?隐为桓立,故以桓母之丧告于诸侯。
然则何言尔?成公意也。
其言来何?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礼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孰及之,内之微者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何以不称使?奔也。
奔则曷为不言奔?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公子益师卒,何以不日?远也。
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隐公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夏五月,莒人入向。
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无骇帅师入极。
无骇者何?展无骇也。
何以不氏?贬。
曷为贬?疾始灭也。
始灭昉于此乎?前此矣。
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
曷为托始焉尔?《春秋》之始也。
此灭也,其言入何?内大恶,讳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履緰来逆女。
纪履緰者何?纪大夫也。
何以不称使。
婚礼不称主人。
然则曷称?称诸父兄师友。
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