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明〕 1518 - 1593 年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释名
亦名石亭脂、石硫丹、石硫芝。
为硫磺之呈现红色者,功同硫磺。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赤鼻作痛。
用呈紫色的石亭脂(红色者次之,黄色者勿用),研细,冷水调搽患处,半月可愈。
风温脚气。
用生石亭脂一两、生川乌头一两、无名异二两,共研为末,葱白捣汁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钱,空心服,淡茶加生葱送下。
释名
亦名皂矾、青矾。
煅红者名绛矾或矾红。
气味
酸、凉、无毒。
主治
脾弱黄肿。
用苍术二斤(淘米水泡两夜)、黄酒曲四两,同炒成赤色,加绿矾一斤,拦醋,晒干,装入瓶中火煅,取出研细,再加醋和糊成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或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至三次。
此方名“伐木丸”,与平胃散同用,亦治肝气胀满。
喉风肿闭。
用绿矾一斤,拌入醋三斤中,晒干,研末吹喉部。
痰涎流出后,以良姜末少许,放在茶内漱口咽下。
眼睛红烂。
用红枣五个,去核,填入绿矾,火上煨熟,加水两碗、桃柳心各七个,一起煎浓。
每取少许点眼。
疟疾呕吐(少阴疟)。
用绿矾一钱,干姜泡过,加姜制半夏半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
发病日清晨服,醋汤送下。
大便不能。
用绿矾一钱,巴霜二个,同研细,放入鸡蛋内搅匀。
封好蛋壳破口,湿纸包旧,煨熟,同酒吃下。
大便下血多年。
用绿矾四两,入砂锅内,封牢,煅红,取出加青盐、生硫磺各一两,研匀,再入锅中封煅一次。
冷定加熟附子末一两,共研细,以粟米粥做成蛫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米汤或温酒送下。
妇女血崩。
用绿矾二两、水银粉一钱,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新汲水送下。
腹中食积。
用绿矾二两,研细,加醋一大碗,在瓷器内熬煮,以要搅成膏,再加赤脚乌一两,研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走马疳疮(按:即走马牙疳。
病处流动,速如走马,侵蚀口鼻,穿透骨腮,全齿剥落,出血流脓)。
把绿矾放入锅中,用炭火煅红,加醋拌匀,如此三次,研细,再放入少许麝香,调匀后敷患处。
用药前以温水把口漱净。
白秃头疮。
用绿矾和楝树子炼研涂搽。
小儿头疮。
用煅绿矾一两、淡豉一两(炒黑)、腻粉二钱,研匀搽疮上。
搽前用桑木灰淋汤洗净头部。
耳生烂疮。
用枣子去核,填入绿矾,火煅后研细,香油调敷。
汤火伤。
用凉水冲绿矾粉浇伤处,痛立止,肿亦消。
癣疮作痒。
用螺蛳十四个、槿树皮末一两,蒸熟,加入绿矾(煅过)三钱,一起捣匀,搽患处。
小儿疳虫病(病人喜食土和某些生物)。
用绿矾研细,加猪胆汁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至七丸,米汤送下。
甲疸(剪趾甲时误伤肌肉,或趾甲长入肉内,都能形成疮肿,流黄水,烂五趾,痛如火烧)。
用绿矾五两,煅到汁尽,研细收存。
先以盐水洗疮,后以矾粉厚敷疮上。
每到如此洗敷,十日可治好。
气味
辛、平、有毒。
主治
心痛吐水,不下饮食。
用雌黄二两、醋二斤,慢火煎成膏,加干蒸饼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丸,姜汤送下。
癫抽筋。
用雌黄、炒铅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麝香少许,在牛乳汁半升中熬成膏,仔细捣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
每服三、五丸,温水送下。
小便不禁。
用雌黄一两半,研细。
加干姜半两、盐四钱,同炒成黄色,合研为末。
再加水和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癞疮。
用雌黄粉加醋和鸡蛋黄调匀,搽疮上。
牛皮顽癣。
用雌黄粉加水银粉,调猪油搽患处。
附方
雄黄和雌黄,都是硫和砷的化合物。
两者的药效大致相同:温中、搜肝、杀虫、解毒、祛邪。
释名
亦名须丸、血师、土朱、铁朱。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哮喘,睡卧不得。
用代赭石,研末,米醋调服。
宜常服用。
伤寒无汗。
用代赭石、干姜,等分为末,热醋调匀搽在两手心上,然后紧握双拳夹在大腿间。
盖被静卧,汗出病愈。
急慢惊风(吊眼,撮口,抽筋)。
用代赭石(火煅、醋淬十次)研细,水飞后晒干。
每服一钱或半钱,真金汤调下。
连进三服,如脚胫上出现红斑,即是邪出病愈之证。
如始终不现红斑,即无救。
小肠疝气。
用代赭石(火煅、醋淬)研细。
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吐血、血、流鼻血。
用代赭石一两,火煅、醋淬多次,研细。
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妇女血崩。
用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研细。
每服二钱,开水送下。
眼睛红肿,不能开视。
用代赭石二分、石膏一分,研细,清水调匀,敷两眼角和太阳穴。
各种疮疖。
用代赭石、铅丹、牛皮胶,等分为末,冲入一碗好酒,等澄清后,取酒服。
沉渣敷患处,干了就换。
百合病发(按:指伤寒病已愈而复发,是一种险症)。
用百合七个(劈破),冷水浸一夜;另取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冷水二盅,合煎成一盅。
把百合汁加入,再煎成一盅,温服。
释名
亦名信石、人言。
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
苦、酸、暖、有毒。
李明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
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
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
先以清水送服少许,再饮热水,大吐即愈。
如不吐,可再服。
休息下痢(病一、二年不愈,人衰瘦不堪)。
用砒霜、铅丹各半两,共投入已熔化的黄蜡中,柳条搅拌,条焦则换,六、七条之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小儿服者只作成黍米大)。
冷水送下。
疟疾。
用砒石一钱、绿豆粉一两,共研为末,加水调成丸子,如绿豆大。
铅丹为衣,阴干。
发病日,五更起来,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
又方:砒石(醋煮过)、硫磺、绿豆,等分为末,包成若干个小包,每包分量约一粒豆子大。
每服一包,空心服,新汲水上。
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治疟方。
走马牙疳。
用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患处。
极有效。
项上瘰疬。
用砒黄研细,加浓墨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炒干,收存备用。
用时,以针挑破瘰疬,将药半丸贴上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7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