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明〕 1518 - 1593 年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释名
亦名杨梅青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眼睛昏花不明。
用空青少许,露一夜,次日,点眼。
翳障。
用空青、矾石(烧过)各一两,贝子四枚,共研细,每日点眼。
又方:空青二钱,蕤仁(去皮)一两,片脑三钱,共研细,每日点眼。
各种目疾(雀目、赤目、青盲、内外障翳、风眼等)。
用空青(洗净)、胡黄连(洗)各二钱半,先取槐芽(天未明时乘露采得)适量,装于青竹筒内,悬挂起来,等候干燥。
干后研细,取一钱半,与空青、胡黄连共研为末,再加龙脑少许,收存备用。
病人每于睡前漱口后,仰头让人吹此药入两鼻内,随即安睡。
效果显著。
中风口。
用豆大的空青一粒含口中,甚见效。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去目中翳,消宿血。
为末吹鼻,止鼻衄。
明目镇心,止惊痫。
点眼,去飞丝。
附方
小儿目翳未坚,不可乱药,宜以栅瑚研如粉,日少少点之,三日愈。
释名
亦称白龙粉。
为白净朴硝,先与萝卜处同煎,后与甘划同煎,再经火煅制成。
气味
辛、甘、冷、无毒。
主治
热阙(按:指伏热引起的四肢厥冷)。
用玄明粉三钱,热童便送下。
伤寒发狂。
用玄明粉二钱、丹砂一钱,研细,冷水送服。
鼻血水上。
用玄明粉二钱,清水送服。
凡脾胃虚冷及阴虚火动者忌服玄明粉。
释名
金星石,石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石外有银色麸片。
两者的药效,大体相似。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吐血咳血。
用金星石、银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阳起石、云母石各等分。
取坩锅一个,铺冬月水牛粪一、二寸,铺约一层,铺灰二寸,又铺药一层,如此重复铺好,最后盖上灰,加盖封牢。
在炭火中煅一天一夜,还要埋在土中一夜,然后去灰留药块,共研细,每药一两,加龙脑、麝香各半钱、阿胶二钱半,炒过。
每服一钱,糯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释名
亦名细理石、寒水石。
主治
伤寒发狂。
用石膏二钱、黄连一钱,共研细。
甘草煎汤,冷的送下。
此方名“鹊石散”。
小儿丹毒。
用石膏粉一两调水涂搽。
骨蒸劳(外寒内热,附骨而蒸,身体消瘦,饮食无味,四肢渐细,脚上浮肿)。
用石膏十两,研细,水调服。
每服一茶匙,一天两次。
肺热喘嗽。
用石膏二两、灸甘草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生姜蜜汤送下。
痰热喘嗽。
用石膏、凝水石各五钱,研细,人参汤送下。
胃火牙痛。
用石膏一两,火煅,淡酒淬过。
加防风、荆芥、细辛、白芷各五分,共研细。
天天擦牙,有效。
老人风热(内热,目赤,头痛,视物模糊)。
用石膏三两、竹叶五十片、沙糖一两、粳米三合,先以水三大碗煎石膏、竹叶,煮成二大碗,去渣取汁,加米煮粥,调糖吃下。
头风流泪。
用煅石膏二两、川芎二两、灸甘草半两,共开为末。
每服一钱,葱白茶汤调下。
一天服二次。
头痛,心烦,流鼻血。
用石膏、牡蛎各一两,研细。
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
同时用水调少量药滴鼻内。
风热性筋骨痛。
用石膏三钱、面粉七钱,研细,加水调匀,锅里煅红。
冷定后化在滚酒中,趁热服下。
盖被发汗。
连服药三日,病愈。
雀目(按:即黄昏后不能视服)。
用石膏粉一钱放在两薄片猪肝中,外用绳捆好,在沙锅中煮熟,取出切食。
每天吃一次。
湿温,烦渴,多汗。
用石膏、灸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两小匙,热水送下。
水泻,腹内如雷呜。
用火煅石膏,加米饭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外以铅丹为衣。
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妇女乳痈。
用石膏煅红,研细。
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服药后,再喝酒至醉即安睡。
如此再服药一次,即见效。
油伤火烧。
用石膏粉敷上。
刀伤。
用石膏、沥表,等分为末,扑洒伤处,不要沾水。
疮口不收。
用石膏烧红,研以二两,加铅丹半两,共研为末,洒疮上。
此方名“红玉散”。
口疮咽痛。
用石膏煅过,取三两,加丹砂三钱半,脑子少许,共研细,点患处。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