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
〔宋〕 996 - 1066 年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
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第一。
累迁翰林学士。
宝元二年,除参知政事。
与宰相吕夷简论事不合,出知扬州、郓州。
复入参政,改枢密使。
皇祐元年拜相。
三年,为谏官包拯奏劾不戢子弟,无所建明,出知河南府。
旋加使相,充枢密使,封莒国公。
英宗即位,改封郑国公,请老致仕。
与弟宋祁俱以文学名,时称“二宋”。
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
卒谥元宪。
有《国语补音》、《宋元宪集》等。
此地淮壖极,连樯北转初。
风烟寒背楚,陂泽远通徐。
葆发惊秋外,葵心恋阙馀。
不忧芳岁晚,松柏自扶疏。
城堞俯漳湍,关河远近看。
晓山天外紫,秋日雾中寒。
短鬓却成葆,孤心转似丹。
萧家穷僻地,归去养衰残。
梵圣遗灵骨,洪缘福故都。
慈深云不断,法遍雨常俱。
使节开真椁,天香奉供炉。
拳拳依帝力,馀润冀昭苏。
轩冕唐年客,溪林洛社坊。
虽开居士室,未坏鲁恭堂。
佛树高弥绿,天花落更香。
惟馀名不灭,来伴法灯长。
学道年嗟晚,知非骨已惊。
世纷夸要路,天意罪浮名。
汶上朱轓宠,淮南白发生。
惟馀方寸地,留贮岁寒情。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