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龄
〔清〕 1606 - 1683 年
明末诸生,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人。
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年七十八岁。
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
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遂自号愚庵。
及与顾炎武友,思覃力于经学,颇有造诣。
有《愚庵小集》。
烟残蜡炬桂轮低,归舄三更曲巷迷。
何处艳歌吹玉笛,红楼缥缈碧梧西。
百尺扶苏翠影孤,风流自赏古城隅。
不须移向灵和殿,好种天边近白榆。
皖山烟景啸堪舒,日日江鱼芼笋蔬。
斋阁首回吟望久,应怜多病老相如。
赐书每许借桓生,初月楼头对举觥。
欲别龙钟频怅望,关山计日想行旌。
才士年难老,古今同叹之。
斯人复不禄,大造果无慈。
未得栖鸡树,虚成到凤池。
长安米久索,行李橐空垂。
邸户堆尘土,帷堂络网丝。
尚传新句丽,谁撰诔文悲。
远道王孙草,羁愁少妇词。
旅魂疑荡越,遗稿惧离披。
弱胤生涯尽,孤嫠孑影欹。
何人糜助哺,只恐釜悬炊。
旅榇三千里,分荆一两枝。
灵衣苦雨湿,井径断烟迷。
行道悲填咽,平交泪绠糜。
束刍何日致,搔首倍凄其。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