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鹤龄
〔清〕 1606 - 1683 年
明末诸生,字长孺,号愚庵,吴江人。
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年七十八岁。
颖敏好学,初专力词赋,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故所作颇出入二家。
入清,屏居著述,晨夕不辍,行不识途路,坐不知寒暑,人或谓之愚,遂自号愚庵。
及与顾炎武友,思覃力于经学,颇有造诣。
有《愚庵小集》。
相国门荫高,孙枝盛繁衍。
韦经与魏笏,传家未云忝。
子蓉怀俊才,锡鬯霸文苑。
相携入竹林,时推大小阮。
望望一水间,韭溪清且浅。
形迹何参商,如隔坡陀远。
席门忽见临,兰风拂黾勉。
子昔游京都,才名噪轩冕。
今者徵贤良,一举亲禁脔。
岂无倾国媒,行见霜蹄展。
如余悠忽身,自安凿齿蹇。
江干肯维舟,木榻同息偃。
许夫子,今儒英,轫百里,文治成。
广筵列坐诸经横,桥门观听罗璜珩。
丝弦歌吹相和鸣,舂容叩击春风清,岂徒德惠流欢声。
仲淹牛溪述王道,一时高第皆公卿。
鹅湖白鹿开讲院,剖析圣义晨星明。
至今正学不坠地,恃有巨手能支撑。
考亭象山宗旨合,虚实二教理两行。
奈何后人判涂畛,袒分左右纷呶争。
文成立说救章句,虚无岂与竺乾并。
俗学肆口恣掊击,无异同室分旗鎗。
我欲融释归大冶,一销文垒与墨兵。
所恨身贱才力薄,徒抱遗书守柴荆。
公今讲坛临浙水,务使学者开群盲。
两家斗诤果何益,贵出衷论持权衡。
若晤姚江黄处士,为言向学有朱生。
林下松风岸角巾,岚光时照板扉新。
回头笑问乘烟客,今是沧桑几劫尘。
壑舟随化尽,井径与时迁。
宦是中朝旧,身同绝域捐。
故庐悲向篴,流水断钟弦。
抚往山河邈,伤今涕泗涟。
公才实迈等,吾党共推先。
秋卷驰声大,玄亭问字骈。
素风安几砚,雅量纳兰荃。
世服平舆鉴,人来剡曲船。
南宫艰一顾,北部赴三铨。
小邑栽花暖,行春濯锦鲜。
坤维俄震荡,国步屡迍邅。
痛哭诚何补,崩奔止自怜。
归田仍素业,冶性有诗篇。
目断方中日,心悬尺五天。
吞声惟饮泣,默照似逃禅。
神理原无昧,支离遂不痊。
哲人长已矣,雅道信终焉。
宿昔追趋久,生平盼眄偏。
每闻雌霓赏,时共竹林眠。
白雪吟徵和,青山隐结缘。
不堪寻旧迹,那忍度新阡。
橘变嗟难问,芝焚叹几全。
中郎求貌似,有道待碑传。
朗咏孤臣句,悲魂倍黯然。
江云覆春渚,荻岸风飂飂。
念子始波涛,旅泊何时休。
子昔来武林,笑言未三秋。
花屿共巾舄,雪篱交唱酬。
歘焉处衰绖,生理攒百忧。
愧无监河粟,周子食指稠。
交态匪独今,志士当自谋。
葛帔怜孝标,薄俗有此不。
子今往因人,因人慎所投。
刈薪毋枳棘,掬水毋池沤。
枳棘难为爨,池沤岂成流。
嗟我薄迟暮,畏人寡朋俦。
亲子十载馀,形影常相求。
蒿里方永饯,河梁重离愁。
抚存兼悼往,双泪不可收。
鲁酒缺仓卒,把袂聊淹留。
玄甲未云解,大江高浪浮。
豺虎满周道,岂惟戒阳侯。
长年正五两,转眄成阻修。
行矣自勉爱,音书迟江邮。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9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