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汉〕 177 - 217 年
王粲,字仲宣。
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
初平二年(公元192年),因关中骚乱,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伸,心怀颇郁郁。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不久,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王粲善属文,其诗赋为建安七子之冠,又与曹植并称“曹王”。
著《英雄记》,《三国志·王粲传》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十一卷。
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自古无殉死,达人所共知。
秦穆杀三良,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
临没要之死,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
【其一】
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
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
陈赏越丘山,酒肉逾川坻。
军中多饫饶,人马皆溢肥。
徒行兼乘还,空出有馀资。
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
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
昼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
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
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
窃慕负鼎翁,愿厉朽钝姿。
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犁。
熟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其二】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垌。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
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鹤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
弃馀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其三】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馀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凄凄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其四】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其五】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
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
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
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
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
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
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
馆宅充廛里,士女满庄馗。
自非贤圣国,谁能享斯休。
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从王师以南征兮,浮淮水而遐逝。
背涡浦之曲流兮,望马邱之高澨。
泛洪橹于中潮兮,飞轻舟乎滨济。
建众樯以成林兮,譬无山之树艺。
于是迅风兴铸,钲鼓若雷。
旌旄翳日,若鹰飘逸,递相兢轶。
凌惊波以高鹜,驰骇浪而赴敌。
如舟徒之巧极,美榜人名闲疾。
白日未移,前驰已届。
群师按部,左右就队。
舳舻千里,名卒亿计。
运慈威以赫怒,清海隅之芥蒂。
济元勋于一举,垂休绩于来裔。
哀笑动梁尘,急觞荡幽默。
昊天降丰泽,百卉挺葳蕤。
凉风撤蒸暑,清云却炎晖。
高会君子堂,并坐荫华榱。
嘉肴充圆方,旨酒盈金罍。
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
合坐同所乐,但愬杯行迟。
常闻诗人语,不醉且无归。
今日不极欢,含情欲待谁。
见眷良不翅,守分岂能违。
古人有遗言,君子福所绥。
愿我贤主人,与天享巍巍。
克符周公业,奕世不可追。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