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宋〕 989 - 1052 年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
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
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
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
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
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兮如愬,请臆对而心谕:「我有生兮,秉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
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
斤不我伐,弹不我仆。
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
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
思报之意,厥声或异。
警于未形,恐于未炽。
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
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则稔祸于人。
主恩或忘,我怀靡臧。
虽死而告,为凶之防。
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
天听甚迩,人言曷病。
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
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胡不学太仓之鼠兮,何必仁为,丰食而肥。
仓苟竭兮,吾将安归?又不学荒城之狐兮,何必义为。
深穴而威。
城苟圯兮,吾将畴依?宁骥子之困于驰骛兮,驽骀泰于刍养。
宁鹓雏之饥于云霄兮,鸱鸢饫乎草莽君不见仲尼之云兮,予欲无言。
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
又不见孟轲之志兮,养其浩然。
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
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
我乌也勤于母兮自天,爱于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
林下提壶招客醉,溪边杜宇劝人归。
可怜白酒青山在,不醉不归多少非。
君讳宗谅,字子京。
大中祥符八年春,与予同登进士第,始从之游,然未笃知其为人。
及君历潍、连、泰三州从事,在泰日,予为盐官于郡下,见君职事外,孜孜聚书作文章,爱宾客。
又与予同护海堰之役,遇大风至,即夕潮上,兵民惊逸,吏皆苍惶,不能止,君独神色不变,缓谈其利害,众意乃定。
予始知君必非常之才而心爱焉。
君去海陵,得召试学士院,迁殿中丞。
时明肃太后晚年未还政间,君尝有鲠议。
暨明肃厌代,朝廷擢当时敢言者,赠右司谏,拜左正言,迁左司谏。
西戎犯塞,边牧难其人,朝廷进君刑部员外郎、知泾州,赐金紫。
及葛怀敏败绩于定州,寇兵大入,诸郡震骇,君以城中乏兵,呼农民数千,皆戎服登城,州人始安。
又以金缯募敢捷之士,昼夜探伺,知寇远近及其形势。
君手操简檄,关白诸郡,日二三次,诸郡莫不感服。
予时为环庆路经略部署,闻怀敏之败,引藩汉兵为三道以助泾原之虚,时定州事后,阴翳近十日,士皆沮怯,君咸用牛酒迎劳,霈然沾足,士众莫不增气。
又泾州士兵多没于定州,君悉籍其姓名,列于佛寺,哭而祭之。
复抚其妻孥,各从其欲,无一失所者。
及君去泾之日,其战卒妻孥数百口,环其亭馆而号送之,观者为流涕。
会御史梁坚奏劾君用度不节,至本路费库钱十六万缗。
及遣中使检察,乃君受署之始,诸部属羌之长千余人皆来谒见,悉遣劳之,其费近三千缗,盖故事也。
坚以诸军月给并而言之,诬以其数尔。
予时待罪政府,尝力辩之。
降一官,仍充天章阁待制、知虢州,又徙知岳州。
君知命乐职,庶务毕葺。
迁知苏州,俄感疾,以某年月日,薨于郡之黄堂,享年五十七。
臣闻明堂者,天子布政之宫也。
在国之阳,于巳之方。
广大乎天地之象,高明乎日月之章。
崇百王之大观,揭三宫之中央。
昭壮丽于神州,宣英茂于皇猷。
颁金玉之宏度,集人神之丕休。
故可祀先王以配上帝,坐天子而朝诸侯者也。
粤自苍牙开极,黄灵耀德,巢穴以革,栋宇以植,彻太古之弊,明大壮之则。
风雨攸止,宫室斯美。
将复崇高乎富贵之位,统和乎天人之理。
乃圣大造,明堂肇起。
明以清其居,堂以高而视。
壁廓焉而四达,殿岿焉而中峙。
礼以洁而俭,故表之以茅,教以清而流,故环之以水。
暨二帝之述焉。
合五府而祭矣。
逮夫夏礼秩秩,奉以世室;商祀穆穆,制以重屋。
神禹卑宫,阶以一尺之崇;成汤受命,革以三尺之盛。
赫赫周堂,制度景彰。
七筵兮南北之广,九筵兮西东之长,堂并包于五室,室辨正于五方。
左青阳而右总章,面明堂而背北室。
耽然太室,俨乎中黄。
都徽名之在南,取盛德之向阳。
或谓厥堂惟一,厥室惟九,辟阖其三十六户,疏达兮七十二牖。
亦规上而天覆,复矩下而坤厚。
近郊之宫,广而能受,通天之宇,高而弗偶。
八方象其幅员,九陛参其前后。
桓桓焉听政之庙,应辰而周彰;趪趪焉承天之柱,列宿而相望。
环林兮葱葱,圆海兮泱泱。
既方舟而经梁,复素饰其回墙。
陈位序以有严,议法象而必臧。
示邦域之景铄,期人神之乐康。
左有辟雍,天子学宫。
坟籍浩以明备,文物森其会同。
奉三寿以勖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
右有灵台,庶民子来。
若经始于神明,乃占候于昭回。
天之道也,惟默默以有象;圣之心也,盖惕惕于无灾。
此三雍之大者,故百世以钦哉。
若夫约周之礼,禀夏之正,天子升青阳之位,体大德之生,彼相协谋,有司奉行。
庆赐必均,历象必明。
布农事于准直,习舞德于和平。
止伯益之伐木,禁蚩尤之称兵。
惟仓廪兮赈天之穷,惟币帛兮礼邦之英。
无隐不彰,无潜不亨。
蒙荡荡之至仁,浸灏灏之醇精。
此明堂之春也,万物为之荣。
又若炎以继天,羲以永日。
始于仲吕之管,复于清宫之律。
天子乃登诸明堂,暨夫太室。
命盛乐以象德,致大雩以祈实。
升高明而有豫,定心气而无逸。
静百官之事,驱五榖之疾。
无索于关,无难于门。
止北伐之威,以助养于生生;导南风之和,以饰喜于元元。
此明堂之夏也。
万物为之繁。
尔乃象正火位,德王金行,羽渐干以南向,榖万斯而西成。
天子乃居总章之奥,奏清商之声,图有功而专任,诘不义而徂征。
修法制以谨收藏之令,养衰老以恻摇落之情。
同我度量,平予权衡。
人社以崇,厚兆民报本之志;神仓以秘,示万邦致孝之诚。
此明堂之
仲淹再拜,运使学士四兄两次捧教,不早修答,幸仍故也。
吴亲郎中经过有失款待,乞多谢。
吾兄远行,瞻恋增极,万万善爱,以慰贫交,蘇酝五瓶,道中下药,金山盐豉五器,别无好物,希不责不宣。
仲淹再拜。
景山学士四哥。
座前。
八月五日。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