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
〔清〕 1749 - 1783 年
黄景仁,清代诗人。
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
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
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
七言诗极有特色。
亦能词。
著有《两当轩全集》。
淙淙独鸣涧,矫矫孤生松。
半夜未归鹤,一声何寺钟。
此时弹绿绮,明月正中峰。
仿佛逢僧处,春山第几重。
踯躅行宵路,苍茫不自愁。
无人烟草阔,绕足水泉柔。
柝远疑村近,星明识径幽。
未知身过处,可有屐痕留。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为爱池鱼美,停车又几时。
如何我行处,每见尔题诗。
花发清溪馆,苔荒苦竹祠。
青天明月在,何处不相思。
开帘延瞑色,凉月已如钩。
顿使碧天远,平含万古愁。
软钟林外寺,薄雾水西楼。
怅好幽人梦,依依不可留。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