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
祭叔来聘。
夏,公如齐观社。
公至自齐。
荆人来聘。
公及齐侯遇于谷。
萧叔朝公。
秋,丹桓宫楹。
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
【传】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
曹刿谏曰:「不可。
夫礼,所以整民也。
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
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
非是,君不举矣。
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晋桓、庄之族逼,献公患之。
士蔿曰:「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公曰:「尔试其事。」士蔿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
秋,丹桓宫之楹。
【经】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
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
夏四月丁未,邾子琐卒。
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救郑。
冬,筑郿。
大无麦、禾,臧孙辰告籴于齐。
【传】二十八年春,齐侯伐卫。
战,败卫师。
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
晋献公娶于贾,无子。
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
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
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
归生奚齐。
其娣生卓子。
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使言于公曰:「曲沃,君之宗也。
蒲与二屈,君之疆也。
不可以无主。
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启戎心。
戎之生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
若使大子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
晋之启土,不亦宜乎?」晋侯说之。
夏,使大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
群公子皆鄙,唯二姬之子在绛。
二五卒与骊姬谮群公子而立奚齐,晋人谓之二五耦。
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
夫人闻之,泣曰:「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
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御人以告子元。
子元曰:「妇人不忘袭仇,我反忘之!」
秋,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入于桔柣之门。
子元、斗御疆、斗梧、耿之不比为旆,斗班、王孙游、王孙喜殿。
众车入自纯门,及逵市。
县门不发,楚言而出。
子元曰:「郑有人焉。」诸侯救郑,楚师夜遁。
郑人将奔桐丘,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
冬,饥。
臧孙辰告籴于齐,礼也。
筑郿,非都也。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邑曰筑,都曰城。
【经】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款盟于洮。
郑伯乞盟。
夏,狄伐晋。
秋七月,禘于大庙,用致夫人。
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
【传】八年春,盟于洮,谋王室也。
郑伯乞盟,请服也。
襄王定位而后发丧。
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
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
梁由靡曰:「狄无耻,从之必大克。」里克曰:「拒之而已,无速众狄。」虢射曰:「期年,狄必至,示之弱矣。」
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
复期月。
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礼也。
凡夫人不薨于寝,不殡于庙,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则弗致也。
冬,王人来告丧,难故也,是以缓。
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
【经】六年春王正月。
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
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
冬,公至自伐郑。
【传】六年春,晋侯使贾华伐屈。
夷吾不能守,盟而行。
将奔狄郤芮曰:「后出同走,罪也。
不如之梁。
梁近秦而幸焉。」乃之梁。
夏,诸侯伐郑,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
围新密,郑所以不时城也。
秋,楚子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
冬,蔡穆侯将许僖公以见楚子于武城。
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榇。
楚子问诸逢伯,对曰:「昔武王克殷,微子启如是。
武王亲释其缚,受其璧而祓之。
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楚子从之。
【经】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楚人伐徐。
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候、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匡。
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
夏五月,日有食之。
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
八月,螽。
九月,公至自会。
季姬归于鄫。
己卯晦,震夷伯之庙。
冬,宋人伐曹。
楚人败徐于娄林。
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
【传】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
三月,盟于牡丘,寻蔡丘之盟,且救徐也。
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
夏五月,日有食之。
不书朔与日,官失之也。
秋,伐,厉,以救徐也。
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且曰:「尽纳群公子。」晋侯烝于贾君,又不纳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
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
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
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籴,故秦伯伐晋。
卜徒父筮之,吉。
涉河,侯车败。
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
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馀,获其雄狐。
』夫狐蛊,必其君也。
《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
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
实落材亡,不败何待?」
三败及韩。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公曰:「不孙。」卜右,庆郑吉,弗使。
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郑入也。
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
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
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乾。
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弗听。
九月,晋侯逆秦师,使韩简视师,复曰:「师少于我,斗士倍我。」公曰:「何故?」对曰:「出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粟,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
今又击之,我怠秦奋,倍犹未也。」公曰:「一夫不可狃,况国乎。」遂使请战,曰:「寡人不佞,能合其众而不能离也,君若不还,无所逃命。」秦伯使公孙枝对曰:「君之未入,寡人惧之,入而未定列,犹吾忧也。
苟列定矣,敢不承命。」韩简退曰:「吾幸而得囚。」
壬戌,战于韩原,晋戎马还泞而止。
公号庆郑。
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遂去之。
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之。
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
秦获晋侯以归。
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
秦伯使辞焉,曰:「二三子何其戚也?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岂敢以至。」晋大夫三拜稽首曰:「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