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
夏,师救齐。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
齐师败绩。
狄救齐。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
【传】十八年春,宋襄公以诸侯伐齐。
三月,齐人杀无亏。
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齐人将立孝公,不胜,四公子之徒遂与宋人战。
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立孝公而还。
秋八月,葬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围菟圃。
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及朝众曰:「苟能治之,毁请从焉。」众不可,而后师于訾娄。
狄师还。
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新里,秦取之。
【经】二十年春,新作南门。
夏,郜子来朝。
五月乙巳,西宫灾。
郑人入滑。
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冬,楚人伐随。
【传】二十年春,新作南门。
书,不时也。
凡启塞从时。
滑人叛郑而服于卫。
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入滑。
秋,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也。
于是卫方病邢。
随以汉东诸侯叛楚。
冬,楚斗谷於菟帅师伐随,取成而还。
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
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
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
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
宋荡伯来逆妇。
宋杀其大夫。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
葬卫文公。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传】二十五年春,卫人伐邢,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赴外,杀之。
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同姓也,故名。
礼至为铭曰:「余掖杀国子,莫余敢止。」
秦伯师于河上,将纳王。
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诸侯信之,且大义也。
继文之业而信宣于诸侯,今为可矣。」使卜偃卜之,曰:「吉。
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公曰:「吾不堪也。」对曰:「周礼未改。
今之王,古之帝也。」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ⅵⅰ之《睽》ⅵⅷ,曰:「吉。
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
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晋侯辞秦师而下。
三月甲辰,次于阳樊。
右师围温,左师逆王。
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
戊午,晋侯朝王,王飨醴,命之宥。
请隧,弗许,曰:「王章也。
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欑茅之田。
晋于是始启南阳。
阳樊不服,围之。
苍葛呼曰:「德以柔中国,邢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
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秋,秦、晋伐鄀。
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
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
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
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
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
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遂围陈,纳顿子于顿。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
原不降,命去之。
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
迁原伯贯于冀。
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
卫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洮,修卫文公之好,且及莒平也。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对曰:「昔赵衰以壶□食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
【经】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
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传】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
公卑杞,杞不共也。
夏,齐孝公卒。
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
秋,入杞,责无礼也。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
蒍贾尚幼,后至,不贺。
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
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
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
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
苟入而贺,何后之有?」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
谋元帅。
赵衰曰:「郤縠可。
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诗》、《书》,义之府也。
礼乐,德之则也。
德义,利之本也。
《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君其试之。」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
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
荀林父御戎,魏准为右。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
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
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
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
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经】十有一年春。
晋杀其大夫ぶ郑父。
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
秋八月,大雩。
冬,楚人伐黄。
【传】十一年春,晋侯使以ぶ郑之乱来告。
天王使召武公、内史过赐晋侯命。
受玉惰。
过归,告王曰:「晋侯其无后乎。
王赐之命而惰于受瑞,先自弃也已,其何继之有?礼,国之干也。
敬,礼之舆也。
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夏,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王子带召之也。
秦、晋、伐戎以救周。
秋,晋侯平戎于王。
黄人不归楚贡。
冬,楚人伐黄。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