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
〔周〕 前556 - 前451 年
左丘明,姜姓丘氏,名明,丘穆公吕印的後代。
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左史官记言,右史官记事),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其父移居鲁国并世代担任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後说近是。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
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
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
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
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
後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
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
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
夏六月,邢迁于夷仪。
齐师、宋师、曹师城邢。
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
楚人伐郑。
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
九月,公败邾师于偃。
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于郦。
获莒拏。
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传】元年春,不称即位,公出故也。
公出复入,不书,讳之也。
讳国恶,礼也。
诸侯救邢。
邢人溃,出奔师。
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之,师无私焉。
夏,邢迁夷仪,诸侯城之,救患也。
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秋,楚人伐郑,郑即齐故也。
盟于荦,谋救郑也。
九月,公败邾师于偃,虚丘之戍将归者也。
冬,莒人来求赂。
公子友败诸郦,获莒子之弟拏。
非卿也,嘉获之也。
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
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君子以齐人杀哀姜也为已甚矣,女子,从人者也。
【经】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夏,灭项。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
九月,会至自会。
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传】十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
夏,晋大子圉为质于秦,秦归河东而妻之。
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
梁赢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
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招曰:「然。
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曰圉,女曰妾。
及子圉西质,妾为宦女焉。
师灭项。
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
齐人以为讨,而止公。
秋,声姜以公故,会齐侯于卞。
九月,公至。
书曰:「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之也。
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无子。
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
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
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
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
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
孝公奔宋。
十二月乙亥赴。
辛巳夜殡。
【经】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
鄫子会盟于邾。
己酉,邾人执郐子,用之。
秋,宋人围曹。
卫人伐邢。
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梁亡。
【传】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
宋人执滕宣公。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
司马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人乎?祭祀以为人也。
民,神之主也。
用人,其谁飨之?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
今一会而虐二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幸!」
秋,卫人伐邢,以报菟圃之役。
于是卫大旱,卜有事于山川,不吉。
宁庄子曰:「昔周饥,克殷而年丰。
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
宋人围曹,讨不服也。
子鱼言于宋公曰:「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
《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今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
陈穆公请修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
冬,盟于齐,修桓公之好也。
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
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
【经】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夏,秦伐晋。
楚杀其大夫宜申。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及苏子盟于女栗。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传】十年春,晋人伐秦,取少梁。
夏,秦伯伐晋,取北征。
初,楚范巫矞似谓成王与子玉、子西曰:「三君皆将强死。」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不及。
止子西,子西缢而县绝,王使适至,遂止之,使为商公。
沿汉溯江,将入郢。
王在渚宫,下,见之。
惧而辞曰:「臣免于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于司败也。」王使为工尹,又与子家谋弑穆王。
穆王闻之。
五月杀斗宜申及仲归。
秋七月,及苏子盟于女栗,顷王立故也。
陈侯、郑伯会楚子于息。
冬,遂及蔡侯次于厥貉。
将以伐宋。
宋华御事曰:「楚欲弱我也。
先为之弱乎,何必使诱我?我实不能,民何罪?」乃逆楚子,劳,且听命。
遂道以田孟诸。
宋公为右盂,郑伯为左盂。
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子朱及文之无畏为左司马。
命夙驾载燧,宋公违命,无畏抶其仆以徇。
或谓子舟曰:「国君不可戮也。」子舟曰:「当官而行,何强之有?《诗》曰:『刚亦不吐,柔亦不茹。
』『毋从诡随,以谨罔极。
』是亦非辟强也,敢爱死以乱官乎!」
厥貉之会,麇子逃归。
【经】四年春,公至自晋。
夏,逆妇姜于齐。
狄侵齐。
秋,楚人灭江。
晋侯伐秦。
卫侯使宁俞来聘。
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传】四年春,晋人归孔达于卫,以为卫之良也,故免之。
夏,卫侯如晋拜。
曹伯如晋,会正。
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
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鲁也。
曰:「贵聘而贱逆之,君而卑之,立而废之,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
不允宜哉?《诗》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敬主之谓也。」
秋,晋侯伐秦,围刓、新城,以报王官之役。
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
大夫谏,公曰:「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惧也。」君子曰:「《诗》云:『惟彼二国,其政不获,惟此四国,爰究爰度。
』其秦穆之谓矣。」
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
不辞,又不答赋。
使行人私焉。
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
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
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冬,成风薨。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