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元〕 ? - ? 年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
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
官至大理少卿。
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
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
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
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
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
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
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
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
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
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
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好恶岂不察,凿垣植蒿蓬。
而此庭前菊,锄灌少人工。
此物抱至洁,有似楚两龚。
留香待严凛,意与烈士同。
粪土笑伯始,金钱鄙邓通。
千载一元亮,舍此将安从。
俯仰一室内,我兴尚无为。
凝尘澹素几,乍见闲居诗。
吐词甚高简,观者未必知。
士固各有志,肯为富贵移。
汲多羸其瓶,居然井在湄。
何似鸱夷全,张弛随所宜。
杨子不违物,赵子不干时。
此意谅所同,相与三复之。
抱疴蓬庐下,白日背我驰。
我生已如此,天命复奚疑。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