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元〕 ? - ? 年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
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
官至大理少卿。
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
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
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
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
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
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
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
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
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
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
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桃源逃不彻,真境宛在目。
要令千载下,知有古风俗。
别来五百岁,于焉驻飙驭。
吴市梅子真,解后亦神遇。
今年四野赤如赭,安有吟情到此花。
何况病夫空百妄,只于真实认根芽。
把断风光不许通,坐天目顶月明中。
下方雷作婴儿叫,莫是山僧耳太聪。
衣短不及骭,发短不满梳。
惟有忧世心,皇皇此生俱。
鲋鱼呼辙中,微湿以相濡。
斗水旦夕急,岂与人意殊。
试诵反招隐,愿无怀故居。
墨突何曾黔,行矣勿踟蹰。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