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元〕 ? - ? 年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
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
官至大理少卿。
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
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
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
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
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
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
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
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
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
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
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可是茅冈太无赖,苦要钱足刺船行。
却闻官路相将近,便觉山舆陡顿轻。
落落长松不许年,轮囷扳斡欲参天。
流肪已化为神物,枉损苍鳞亦可怜。
亭亭明月无人伴,一意孤行天地间。
怜我扁舟连夜发,肯分清影到苍湾。
在昔前朝帝问颁,龙楼当日正承颜。
曾思参侑褒崇后,尧舜相传密勿间。
遹骏先猷昭若日,于皇吾道重于山。
老臣独抱乌号痛,不及临雍扈从班。
人向长安渡口归,长安不见但云霏。
只应白鹭曾相识,船到前头更不飞。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