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清〕 1613 - 1682 年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
明诸生。
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
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
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
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
最后定居华阴。
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
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
卒于曲沃。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
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
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今年祖龙死,乃至明年亡。
佛狸死卯年,却待辰年戕。
历数推迁小嬴缩,天行有馀或不足。
东支跳梁历三世,四十五年称伪霁。
牂牁越巂入舆图,两戒山河归宰制。
佳兵不祥,天道好还。
为贼自贼,为残自残。
我国金瓯本无缺,乱之初生自支孽。
徵兵以愿州,加饷以愿州。
土司一反西蜀忧,妖民一唱山东愁。
以至神州半流贼,谁其嚆矢繇支尤。
四入郊圻躏鲁齐,破屠邑城不可数。
刳腹绝肠,折颈摺颐,以泽量尸。
幸而得囚,去乃为支。
支口呀呀,凿齿锯牙。
建蚩旗,乘莽车。
视干城之流血,拥艳女兮如花。
呜呼支德之残如此,而谓天欲与之国家。
然则苍苍者其果无知也耶,或曰完颜氏之兴不亦然与。
中国之弱,盖自五代。
宋与契丹,为兄与弟。
上告之神明,下传之子孙。
一旦与其属,支攻其主人。
是以祸成于道君,而天下遂以中分。
然而天监无私,馀殃莫赎。
海水云昏,幽兰景促。
彼守绪之遗骸,至临安而埋狱。
子不见夫五星之丽天,或进或退或留或疾。
大运之来,固不终日。
盈而罚之,天将弃蔡以壅楚,如欲取而固与。
力尽敝五材,火中退寒暑。
汤降文生自不迟,吾将翘足而待之。
伊尹适有夏,太公之朝歌。
吾侪亦此时,将若苍生何。
跨驴入长安,七贵相经过。
不敢饰车马,资用防其多。
岂无取诸人,量足如饮河。
顾视世间人,夷清而惠和。
丈夫各有志,不用相讥诃。
君今寓高都,连山阻巍峨。
佳诗远寄将,建安激馀波。
想见萧寺中,抱膝苦吟哦。
古人尚酬言,亦期相切磋。
愿君无受惠,受惠难负荷。
愿君无倦游,倦游意蹉跎。
宵来骑白马,蹑电向钟山。
忽遇穷途伴,相将一哭还。
君来犹五月,不逐秦淮节。
携手宿荒郊,行吟对宫阙。
此去到芜湖,山光似旧无。
若经巡幸地,为我少踟蹰。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
地下相烦告公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淮东三连城,其北旧侯府。
昔时王室坏,南京立新主。
河上贼帅来,东南费撑拄。
诏封四将军,分割河淮土。
侯时拥兵居,千里暂安堵。
促觞进竽瑟,堂上坎坎鼓。
美人拜帐中,请作便旋舞。
为欢尚未毕,羽檄来旁午。
扬舲出庙湾,欲去天威怒。
举族竟生降,一旦为俘虏。
传车诣幽燕,犹佩通侯组。
长安九门中,出入黄金坞。
故侯多嫌猜,黄金为祸胎。
白日不尔待,长夜来相催。
徬徨阙门前,一时下霆雷。
法吏逢上意,罗织及婴孩。
具狱阿房宫,腰斩咸阳市。
踟蹰念黄犬,太息嘑诸子。
父子一相哭,同日归蒿里。
有金高北邙,不得救身死。
地下逢黄侯,举手相捓榆。
昔在天朝时,共剖河山符。
何图贰师贵,卒受东胡屠。
一死留芳名,一死骨已枯。
寄语后世人,观此两丈夫。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