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清〕 1613 - 1682 年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
明诸生。
青年时“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
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
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
所至每垦田度地,结交豪杰之士,为光复计。
最后定居华阴。
其时西南永历政权已覆灭,仍不忘恢复。
曾出雁门,至大同,有所营谋。
卒于曲沃。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
旅行中载书自随,考察山川险要,土物民风,随时发书查核。
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
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天居宜壮丽,考室自宣王。
地即周瀍右,规因汉未央。
水衡存物力,司隶识朝章。
父老多垂涕,还思祖德长。
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
出关收汉卒,分陕寄周邦。
日气生元甲,云祥下赤幢。
登坛推大将,国士定无双。
江月悬孤影,还窥李白楼。
诗人长不作,千载尚风流。
坞壁三山古,池台六代幽。
长安佳丽日,梦绕帝王州。
春雨收山半,江天出翠层。
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
祝版书孙子,祠官走令丞。
西京遗庙在,天下想中兴。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
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
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
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
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
乃东宫不知所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颠,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
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
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
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
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
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
作此记,留之山中。
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6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