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唐〕 712 - 770 年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
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去水绝还波,泄云无定姿。
人生在世间,聚散亦暂时。
离别重相逢,偶然岂定期。
送子清秋暮,风物长年悲。
豪俊贵勋业,邦家频出师。
相公镇梁益,军事无孑遗。
解榻再见今,用才复择谁。
况子已高位,为郡得固辞。
难拒供给费,慎哀渔夺私。
干戈未甚息,纪纲正所持。
泛舟巨石横,登陆草露滋。
山门日易久,当念居者思。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
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
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
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
草堂乱悬圃,不隔昆仑岑。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
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
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
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
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嵚。
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
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
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
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群臣。
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
从容听朝后,或在风雪晨。
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
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
诏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
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
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轮。
胡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
王每中一物,手自与金银。
袖中谏猎书,扣马久上陈。
竟无衔橛虞,圣聪矧多仁。
官免供给费,水有在藻鳞。
匪唯帝老大,皆是王忠勤。
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
道大容无能,永怀侍芳茵。
好学尚贞烈,义形必沾巾。
挥翰绮绣扬,篇什若有神。
川广不可溯,墓久狐兔邻。
宛彼汉中郡,文雅见天伦。
何以开我悲,泛舟俱远津。
温温昔风味,少壮已书绅。
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
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后,复见秀骨清。
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阅书百纸尽,落笔四座惊。
历识匪父任,嫉邪常力争。
汉议尚整肃,胡骑忽纵横。
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
不知万乘出,雪涕风悲鸣。
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壮士血相视,忠臣气不平。
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西郊牛酒再,原庙丹青明。
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
四登会府地,三掌华阳兵。
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
四郊失壁垒,虚馆开逢迎。
堂上指图画,军中吹玉笙。
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
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
以兹报主愿,庶或裨世程。
炯炯一心在,沈沈二竖婴。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
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
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往在西京日,胡来满彤宫。
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
解瓦飞十里,穗帷纷曾空。
疚心惜木主,一一灰悲风。
合昏排铁骑,清旭散锦𩦺。
贼臣表逆节,相贺以成功。
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
当宁陷玉座,白间剥画虫。
不知二圣处,私泣百岁翁。
车驾既云还,楹桷歘穹崇。
故老复涕泗,祠官树椅桐。
宏壮不如初,已见帝力雄。
前春礼郊庙,祀事亲圣躬。
微躯忝近臣,景从陪群公。
登阶捧玉册,峨冕耿金钟。
侍祠恧先露,掖垣迩濯龙。
天子惟孝孙,五云起九重。
镜奁换粉黛,翠羽犹葱胧。
前者厌羯胡,后来遭犬戎。
俎豆腐膻肉,罘罳行角弓。
安得自西极,申命空山东。
尽躯诣阙下,士庶塞关中。
主将晓逆顺,元元归始终。
一朝自罪己,万里车书通。
锋镝供锄犁,征戍听所从。
冗官各复业,土著还力农。
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
中兴似国初,继体如太宗。
端拱纳谏诤,和风日冲融。
赤墀樱桃枝,隐映银丝笼。
千春荐陵寝,永永垂无穷。
京都不再火,泾渭开愁容。
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