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周〕 前565 - 前486 年
释迦牟尼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
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槃。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何以故? 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是故说不受福德。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
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
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
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
烦恼断尽,便证实相。
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①。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
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
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
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
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惟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若免轮回,无有是处。
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
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
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
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
“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
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
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
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
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
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皈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
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
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尔时,大梵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盘荼,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
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天龙鬼神八部眷属,及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1.62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