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
〔汉〕 186 - 217 年
东平名士,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字公幹,「建安七子」之一。
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建安中,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217年),与陈琳、徐幹、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四卷、《毛诗义问》十卷,皆已佚。
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幹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
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
初春含寒气,阳气匿其晖。
灰风从天起,砂石纵横飞。
旦发邺城东,莫次溟水旁。
三军如邓林,武士攻萧庄。
鸣鸢弄双翼,飘飘薄青云。
我后横怒起,意气凌神仙。
发机如惊焱,三发两鸢连。
流血洒墙屋,飞毛从风旋。
庶士同声赞,君射一何妍。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
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
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
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
四节相推斥,岁月忽已殚。
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
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