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宋〕 1002 - 1060 年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
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
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
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
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
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栖栖太学官,日厌尘坌积。
朋游绝经过,都未昧相识。
幸得养疏慵,不能事役役。
天京二贤佐,向晚忽来觌。
笑我似卢仝,环然空四壁。
只欠长须奴,诉尹恶少摘。
移榻近檐楹,谈诗俄至夕。
回车闾巷隘,跛马愁所历。
明朝看苍苔,已觉生辙迹。
土化吴王甲,骨朽越王兵。
五月菖蒲草,千年槜李城。
蒲根蛙怒嚎,城中乌夜鸣。
吴越灭已久,客心空屏营。
落日孤亭间,悠悠钟磬声。
清川夜流明月光,城上有乌啼女墙。
月明不掩斗与气,鸟啼未归云点霜。
霜寒月冷古时狱,下有苔蠹之雄铓。
水方轩眉大灵智,见我西北天门傍。
自言昔有切玉宝,嗟今非后百炼钢。
用之补履亦何益,颖脱未如锥处囊。
谁能为封华阴土,背负七星生焜煌。
君去味我书此意,莫叹淮水来汤汤。
岂敢以贫贱,而辄傲贤贵。
但恨门阑遥,赫日去可畏。
瘦马汗常流,寸步出无谓。
是以逾十旬,景慕肠欲沸。
近因秋雨来,纤纤有凉气。
九陌可以行,轻服可以衣。
方将事请见,疮足痛若䠊。
忽枉驺骑过,颜厚言莫既。
尚期新醪熟,还往袭经纬。
乃知君子德,曩分替则未。
来时槐开花,去日木陨叶。
作赋未得荐,著书已盈箧。
旧居近仙坛,独往遇农馌。
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53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