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
〔汉〕 132 - 192 年
东汉陈留圉人,字伯喈。
少博学,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灵帝时辟司徒桥玄府。
任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
熹平四年与堂溪典等奏定六经文字,自书于碑,使工镌刻,立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
后以上书论朝政阙失,为中常侍程璜陷害,流放朔方。
遇赦后,复遭宦官迫害,亡命江海十余年。
董卓专权,召为祭酒,迁尚书,拜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
卓诛,为司徒王允所捕,自请黥首刖足,续成汉史,不许,死狱中。
有《蔡中郎集》,已佚,今存辑本。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藏头护尾,国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
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书者,散也。
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
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
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鸟迹之变,乃惟佐隶。
蠲彼繁文,崇此简易。
厥用旣宏,体象有度。
奂若星陈,郁若云布。
其大径寻,细不容髪,随事从宜,靡有常制。
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针列。
或砥平绳直,或蜿蜒胶戾。
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
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笔轻举,离而不绝。
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若钟虡设张,庭燎飞烟。
崭嵓嶻嵯,高下属连。
似崇台重宇,层云冠山。
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
奇姿谲诞,不可胜原。
研桑所不能计,辛赐所不能言。
何草篆之足算,而斯文之未宣?岂体大之难睹?将秘奥之不传?聊俯仰而详观,举大较而论旃。
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
体有六篆,要妙入神。
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
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
扬波振激,鹰跱觯鸟震,延颈协翼,势似凌云。
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露缘丝,凝垂下端。
从者如悬,衡者如编,杳杪邪趣,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蚑蚑翾翾。
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
迫而视之,湍漈不可得见,指撝不可胜原。
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隙间。
般倕揖让而辞巧。
籀诵拱手而韬翰。
处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观。
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闲。
嘉文德之弘蕴,懿作者之莫刊。
思字体之俯仰,举大略而论旃。
暮宿河南怅望。
天阴雨雪滂滂。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