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屐印苍苔罅。
恰经过、故人为我,摘蔬蒸鲊。
酒后烛花争怒裂,飒飒霜飙酸射。
笑李蔡、为人中下。
身似江潭流落伎,但开元、旧事重提怕。
银筝在,梁尘挂。
牙签列屋香芸洒。
尚依然、炉薰碗茗,法书名画。
八载离情何处写,赢得琮琤檐马。
被一夜、西风乱打。
草没吴宫人去久,算堂前、燕子无存者。
罗襟酒,任沾藉。
闽峤盘天际。
怅连年、幔亭昔梦,枕边频制。
拓得郎官山半幅,目断层崖雪霁。
飞不透、鹧鸪声里。
今日真成归计稳,涨蛮天、一片南还骑。
桄榔面,家山味。
前滩唤囝乡音细。
傍榕阴、晶丸万颗,依然斜缀。
绿蛎房边红齿屐,喧笑应门童稚。
谁暇诉、飘零情事。
少顷武夷君有信,也头童面皱骖鸾至。
惊此别,几年岁。
万斛凉云泻。
买蜻蛉、烟潭容裔,晴秋潇洒。
黄叶村中行不远,隐隐前山精舍。
人已被、暗香萦惹。
才见岩梅齐著粉,染西风、丛桂旋开也。
流光驶,似奔马。
舍舟缓服寻兰若。
正霜檐、累累金粟,参差低亚。
竹色泉光幽映极,携得一樽堪把。
问此乐、何如仆射。
忽见高茔延野烧,似赤龙、蹙踏山都赭。
矫首看,莽惊诧。
戍鼓城楼发。
问客里、冰轮照我,几番圆阙。
一片银河天外落,光映千门如雪。
总则是、汉宫明月。
试上麒麟枯冢望,问谁人红粉谁黄发。
风乍吼,青蘋末。
应侯有胁凭他折。
但歌罢、仰天裂眼,识卿何物。
穷矣男儿方失路,复壁谁藏英杰。
拚潦倒、身名灰灭。
细听秋林都飒飒,只沙场断镞阴磷血。
良太苦,竟何益。
皓魄飞来矣。
凤城边、打头惊看,一规凉水。
今夜市楼欢笑满,尽道此生经几。
只有个、人儿雪涕。
便是月华圆不缺,到良宵、端正长如此。
翻令我,泪如雨。
酸歌讵到姮娥耳。
转婵娟、漾人帘外,一晴千里。
醉夺吴刚修月斧,腊尽金蟆兔子。
更斫得、桂枝齐死。
若使冰轮能解恨,照云鬟、但入重泉里。
何必要,又东起。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