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散牧凉秋月。
或树根、痒而摩者,或饮寒湫窟。
渡者,人立者,啼者,鸣者,喜则相濡怒相龁。
矜秋露毛骨,昂首森然如陵阙。
缘崖被坂,亏蔽满林樾。
驼一,塞马七,豕牛羊百三十,牧笛一声日西没。
辇上列侯开夜宴,年少挥鞭奔赤电。
酒酣夺得紫檀槽,褰绣幔,人惊散。
裂却当筵丞相面。
门户凋残风物换,白发渐离谁作伴。
荒江破屋谱牢愁,游侠传,无家叹。
月底栖乌声历乱。
烟样罗裯,月样银钩。
人立处、风景全幽。
谁将纨扇,细写风流。
有一分水,一分墨,一分愁。
天街似水,迢迢凉夜,十年前、事上心头。
双飘裙带,曾伴新秋。
在那家庭,那家院,那家楼。
赵北燕南多驿路。
见一带、霜红树。
又天外乱山青可数。
丛台也,知何处。
雀台也,知何处。
一鞭袅袅临官渡。
雁叫酸如雨。
尽古往今来夸割据。
漳水也,东流去。
淇水也,东流去。
砑光笺,白地锦,糊就几楞雪。
玉净珠融,不怕冱寒冽。
亏他贮旭娱冬,留香伴夜,惹月练、和烟萦缬。
寸心折。
那得蜂咂莺穿,漏个针尖缺。
归梦徜徉,免被琐窗截。
翻思故国茅檐,残缸拥背,听败纸、战乾风叶。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