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闲寻茂苑,摘船碾遍琉璃滑。
明灭。
望半亩精庐隐林樾。
空香黏茗粥,野翠连巾拂。
幽绝。
想夜夜、经台浸秋月。
吴宫似梦,往事和谁说。
旧时节。
记盈盈、水面莲歌彻。
几阵西风,繁华吹歇。
满江红蓼,一园黄蝶。
水精帘,翡翠锁,不许俗尘涴。
绣罢鸯摩,窗畔茜绒唾。
分明檐卜林香,楞伽寺静,只多了、阿奴旁坐。
归去可。
好趁水月潮音,早上雪山座。
怪煞萧郎,弹指景光错。
请伊试看人间,闲花浪朵,总一霎、笛声吹破。
欹斜懒漫遍燕关,僵冷甚袁安。
谁将水墨蒙蒙画,做边城、一抹荒寒。
小日曾藏柳叶,前身惯上钗鬟。
无端误点早朝班,仿佛认龙颜。
六宫怕有人争妒,带昭阳、日影飞还。
惆怅旧游何处,孤村流水之间。
半街丝柳带烟拖,深巷入官河。
画船银蜡,赵李夜经过。
闻说虫娘,新自茸城到,唤取奏清歌。
阑花簌簌闻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地衣翠滑,扶不稳鸾靴。
嫌煞流莺,偏在东风底,学唱定风波。
连宵怯雨思难裁。
鹊声催,曙光开。
且逐晴丝,荡漾绕城隈。
我比晴丝还更懒,风送我,转徘徊。
千寻佛阁倚崔巍。
眺胥台,漫生哀。
阁外遥山,幅幅叠春苔。
争学诸天螺髻样,青万朵,逼窗来。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