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当日事。
记陌上青丝,垂垂踠地。
拖烟蘸雨,已解藏鸦未。
真珠帘额香毬坠,做尽轻狂意。
影蒙蒙,红日三竿,白花十里。
水驿飘零子。
谢青眼相看,绾人征骑。
露叶如啼,直得消魂死。
如今渐长黄金穗,不在长街里。
羡画楼有主,舞腰同倚。
对西风,亭亭一树,个侬好风味。
和烟和月,也无人怜惜,不胜清丽。
水精帘额深深倚。
天寒私自喜。
似小玉、夜长无伴,上床铺粉被。
珠窗一层障疏花,似无还似有,共人憔悴。
愁杀是、青霜轻坠。
记一种、红颜窈窕,曾开在、三春台榭里。
只薄命、年年流落,秋天凉著水。
醉拍雕阑,思忆从前,泪珠频洒。
东阳倦沈多愁,多病瘦躯堪把。
水市津楼,奈他绣被浓香,旧时闲事偏萦惹。
颠倒觅乌丝,检霜毫细写。
妖冶。
此夜虫虫,曾嘱监奴,葳蕤慢下。
且趁湘簟,银灯邀人白打。
摘尽铜签,小婢故恼人行,任他嘶断门前马。
懊恼后堂前,又年光换也。
雪洒彤墀,看帝里、风光不恶。
恰喜是,银装绛灌,琼雕卫霍。
粉掾班中年尚少,玉儿宫里腰初约。
更太平天子坐当中,帘垂着。
御沟畔,争寒雀。
宝鼎外,山呼却。
喜臣心似雪,朕之良药。
琴瑟六花笼翠幄,泠泠万点敲金钥。
问鹓行谁擅郢中才,从头索。
泽国人家,门以外、水田渺渺。
无过是、明潭浅濑,烟蒲风筱。
雪浪江帆喧昼夜,鸡头菱角知多少。
泊数行笭箵忒玲珑,渔蛮绕。
新暑退,芦塘窅。
残月映,溪堂皎。
且榜他碧石,沽来清醥。
一雨平湖凉思满,数声林笛离情悄。
正水云空阔晚冥冥,沙鸥矫。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