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羡绯罗、烛吐银墙。
灯影背、响鸣珰。
夹路如花还似雾,戟门前、步步荀香。
剧怜春夜,花融锦瑟,月亚金堂。
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杜曲诸郎。
纱笼徐引,绣幕斜张。
蓝桥捣就玄霜。
琼岛仙花偏并蒂,珠帘畔、一朵笙囊。
朝来更喜,五铢裙细,百子钗长。
问傍人、宜称何如,生憎唤作宫妆。
小院清丽。
蜻蜓翼,空如水。
杨花门户,梨花院落,风漾金笼,蹁跹不止。
雪衣檐畔诵迦文,恰生小、怕施朱翠。
有玉奴、梦醒无聊,捻琼枝、向月中调戏。
尉佗台上当年事。
心儿内、重提起。
抛家离井,好风良夜,肠断三年,魂消万里。
从来薄命玉容人,也只是、飘零如此。
倩银鸿、问讯珠娘,素馨花、想此时开矣。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
半湾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
君何苦。
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
江东烟树。
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干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
灯前一对儿女。
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
浑无据。
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
两家后主。
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又红闺挂残斜月,香尘镂完微雨。
整飞蝉、一望碧虚前,见皎镜、溶溶南浦。
风光泛,渐蘸垂杨缕。
三春景、如花似雾。
秋千社、淡日浓烟,蹴鞠队、繁筝急鼓。
料凤城钿车宝毂,不住纷纷来去。
唤桂子、小玉报花香,日暖与、隔墙邻女。
踏青须、结伴东郊路。
看多少、绣帘珠户。
喜今日、满院晴丝,怕明朝、一庭落絮。
更杜宇唤取春老,榆钱压将春暮。
忆去年、元夜玩灯时。
曾立在、火阑珊处。
转盼又、星桥燃蜡炬。
闹蛾儿、红楼紫府。
休沾惹、窃玉闲愁,且安排、寻香公务。
暖红篝,月轮斜挂妆楼。
恰雅称、香闺心性,下阶小试莲钩。
好风筛、窗纱影碎,凉露浸、簟縠纹流。
裙带微飘,玉奴私语,人生易值此宵不。
何况是、楚天巫峡,嫦娥别种清幽。
羡此夜、月光人面,端正温柔。
渐满砌、竛竮红药,如啼欲睡疑羞。
倩轻绡、秋棠宜盥,央小玉、夜合将收。
更与传言,月波堪舀,莫问银床玉井头。
想像处、花前人月,永夜费凝眸。
还只怕、画图难肖,搦管增愁。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2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