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一株梅子,正累累、粉红墙后。
问叶底枝头,为谁酸楚,却又为谁消瘦。
太息春归谁来问,记不起、莺花如绣。
向杳杳帘栊,阴阴院落,伴人长昼。
纤手。
几番小摘,巳醒残酒。
更捻向妆台,玉娥低说,曾见依稀如豆。
翠巳漫空,黄偏微雨,又到伤心时候。
算颗颗,冷香松脆,想尔料难胜口。
客里送行,萧统楼头,且尽一杯。
正节近清明,柳丝渐长,时逢上巳,燕子将来。
兄往淮阴,弟游河北,两地翻飞立马催。
斜阳外,见各天鸿雁,顾影徘徊。
市楼轰饮如雷。
笑我辈岂常贫贱哉。
奈花号将离,尔心欲碎,地名芜苑,我赋偏哀。
此去睢阳,也知怀古,有日经过古吹台。
还应问,有兔园上客,狗肆奇才。
醉凭阑干吐。
倚清狂、横陈冰簟,后堂无暑。
闻道吴儿工作剧,吊屈龙舟似虎。
我欲唱、公乎无渡。
累自沉湘卿底急,枉教人、挝碎回帆鼓。
楚江畔,苇花舞。
陡然垒块多如许。
唤灵均、前来共语,酹君椒醑。
呵壁荒唐何必问,死累人间角黍。
尚不及、伍胥涛怒。
忽发狂言惊满座,料诸公、知我心中苦。
酒醒后,重怀古。
当时江左才调,乐安任昉,风丽推无偶。
记骠骑陪轩,秘书把袖。
青宫好士,朱门结客。
更闻出入宫辇,翱翔苑囿。
奈玉树、人世偏难久。
诸郎憔悴至此,西华东里,南容北叟。
漫细数、平生密亲懿友。
葛帔谁嗟,练裙畴惜,可怜野鲜动轮,门稀渍酒。
想此事、将毋古今有。
阅此不觉,满泻琼舟,狂斟玉斗。
我论绝交君信否。
倘然疑、君再听当筵红豆。
算兰簿、何必筹身后。
清歌且喜帘垂绣。
忆水嬉、天气鲜新。
兰叶离离,燕子纷纷。
卖饧时候,韶光妖冶撩人。
乐游原上,平康曲里,舞衫歌扇如云。
更广陵水色,半是堆蓝,半是拖银。
楼上珠轩九曲,船上湘帘四面,一样无尘。
还争羡、绿杨低处,刺史留宾。
正吴娘、细脍红鳞。
玉箫作使,绣簟横陈。
小史菱花,妖童荷叶,宜笑宜嗔。
娇歌一曲,美酒千巡。
忽见夕阳零乱,且随着、袅袅金鞭,隐隐香轮。
早办两行灯火,留待参差归骑,同入城闉。
奈此日、依稀记省,事巳前春。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