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玉津园,记个侬门巷,渌水漾罘罳。
社燕低飞,饧箫轻弄,东风隋柳如丝。
正客里、禁烟天气,趁流莺、啼处立多时。
蒜押双摇,药栏九转,瞥见师师。
十五破瓜年纪,恰梳头才了,縆额偏迟。
红玉勾人,碧虚留客,篆烟半袅金猊。
魂断是、琼闺有缝,迸他修竹两三枝。
料尔一春寒侧,长倚腰肢。
银甲挨筝,珠绦络鼓,清歌屈柘如缕。
人到离筵里,尽眉黛、愁将碧聚。
纵横玉箸。
似绿柳凝烟,红兰着露。
欹雁柱。
一场春梦,没些情绪。
他日纵过候门,只光延坊畔,樱桃一树。
奈铜舆催上,更糁遍、一街丝雨。
横波重注。
看斜侧帽檐,销魂无语。
红蜡底,新官旧主,一般胡觑。
牛马江东走。
陪满座、邹枚上客,为君称寿。
七叶貂蝉连凤阙,坐拥银筝翠袖。
又兄弟、才雄八斗。
三十王郎年正少,恰黄金铸印双悬肘。
此意气,古无有。
淡黄十里隋堤柳。
更多少、竹西歌吹,樊川诗酒。
满目关山原不恶,只是繁华非旧。
算惟有、文章不朽。
蔌蔌珠帘人不卷,看使君、灯火春城口。
依稀羡,欧阳守。
如此江山,几人还记,旧争雄处。
北府军兵,南徐壁垒,浪卷前朝去。
惊帆蘸水,崩涛飐雪,不为愁人少住。
难永嘉、流人无数,神伤只有卫虎。
临风太息,髯奴狮子,年少功名指顾。
北拒曹丕,南连先主,霸业开东路。
而今何在,一江灯火,隐隐扬州更鼓。
吾老矣、不知京口,酒堪饮否。
借月为花,将花做月,蒙蒙一树皴玉。
银碗筛春,琼箫暖夜,值得珍珠几斛。
冰肌睡足。
更掩映、生绡六幅。
念月姊彻夜孤寒,梅妃自小幽独。
花影风摇蔌蔌。
任春城夜阑,画鼓频续。
金炉烬处,珠斗斜时,月与梅花微绿。
清辉满目。
拚吹灭、枝枝银烛。
夜深沉、我醉休扶,和月和花同宿。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