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
〔清〕 1625 - 1682 年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
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
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
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
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
明亡后,科举不第。
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
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皓魄光微渌。
喜东风、琼枝璧月,清辉睩簌。
顾影娉婷无一语,吴女纤腰初束。
斜倚在、珠阑曲曲。
看到夜深风露冷,浸檐前、一片圞圆玉。
吾醉矣,共花宿。
愁肠被酒还相触。
且狂歌、莫言兴尽,再斟醽醁。
忽忆开元当日事,中有梅妃蛾绿。
何必羡、玉奴新浴。
可惜楼东三十树,雨霖铃、都做连昌竹。
花应叹,睡难足。
问多情,今古谁堪雄长。
也无如、曹家天子,西陵台上虚帐。
更传闻、东阿子建,年少情绪骀荡。
水上明珠,波间翠羽,洛神一赋,神飞魂怆。
只一事、家王薄行,难对中郎将。
恐他日、黄须儿子,亦起非望。
又剪出、轻云态度,绣成流雪情状。
叹香闺、一双纤手,比似文心谁瑜亮。
便使当年,袁家新妇,自临明镜图娇样。
也还怕、传神阿堵,宛转须相让。
凝眸处,婀娜华容,千秋无恙。
星桥未锁,火树仍放,风光清绮。
浑不散、游童白马,杂沓笙箫阗宝砌。
香奁畔、又夜情思整,笑看兰釭结蕊。
渐耿耿、金波万顷,一派天街似水。
昨夜辜负无眠意。
枉费尽、描朱刷翠。
问天上、素娥因甚,杳若秦楼嬴女吹。
倚桂树、盼广寒车骑。
无质雾迷三里。
元宵夜、一钩残月,仄在碧云堆里。
幸值今宵,重轮现、泰阶重履。
只邹枚渐老,何日宸游陪侍,趁良夜、向春城醉。
醉语如花伎。
叹光景、好处难圆,月也与人无二。
昔游思后苑。
记天上月圆,人间月半。
六街笑声满。
看火蛾金茧,春城飞遍。
琳宫琼观,随处挂、鳌山灯烂。
最销魂、深巷残更,小颤门边双钏。
休羡。
无多胜景,有限芳辰,不堪追玩。
红篝熏暖,和衣卧,谁低唤。
怪流光一去,钿车罗帕,吹煞东风不转。
只玉梅梢上冰轮,依然相见。
饾饤天气。
况是天涯羁旅。
怊怅类、浮萍飘泊久,伤情处、黯然无语。
且检红绵灯下看,瞥见了、深闺针缕。
想当日、执手叮咛,预料春寒如许。
凝伫。
沉吟欲着,几番推去。
任春衣、红藤箱底阁,甘领受、疏风嫩雨。
拟向春江传此意,奈江上、双鱼无据。
恨点点杨花,叠叠青山,遮人归路。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