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明〕 1336 - 1373 年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啼乌惊多栖未久,半起疏桐上高柳。
灯下佳人颦浅眉,机中少妇停纤手。
月入空闺夜欲深,数声犹似听君琴。
长乐钟声动,平津树色开。
中郎长戟卫,丞相小车来。
新成赐将第,更筑候神台。
谁念公车客,空怀作赋才。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
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
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
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
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以上。
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博若噬,蟠拏撑住,不可名状。
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萦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
泉上有亭,名与泉同。
草木秀润,可荫可息。
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
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
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
既入,则懔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
登者,止者,哦者,嘨者,惫而喘者,恐而啕者,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
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
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飂飂,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
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
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谽呀,鸟兽鸣吼,予心恐,俯下疾呼,在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
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
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恇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今天下板荡,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
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
”众曰:“诺!”遂书以为记。
博鸡者,袁州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
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臧氏之子也。
”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
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
众知有为,因让之曰:“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
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博鸡者曰:“诺。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奴惊,各亡去。
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
使自呼曰:“为民诬太守者视此!”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
豪民子闻难,鸠宗族童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博鸡者逆谓曰:“若欲死而父,即前斗。
否则阖门善俟。
吾行市毕,即归若父,无恙也。
”豪民子惧遂杖杀其父,不敢动,稍敛众以去。
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
郡录事骇之,驰白府。
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敢用是为怨望,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汝罪宜死,今姑贷汝。
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
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是足以报使君未耶?”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博鸡者曰:“然。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台臣弗为理。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
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音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7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