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
〔明〕 1550 - 1616 年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
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
万历十一年进士。
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
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
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
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
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
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
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
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天下女子有情,甯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
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予稍为更而演之。
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
李青莲居士为谪仙人,金粟如来后身,良是。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心神如在。
按其本末,窥峨嵋,张洞庭,卧浔阳,醉青山,孤纵掩映,止此长江一带耳。
风流遂远,八百年而后,乃始有广陵李季宣焉。
季宣之尊人乐翁先生,有道之士也。
处嬉而神清,休然穆然,《五经》师其讲授,六德宗其仪表。
达人有后,爰发其祥。
梦若有持清都广乐,徘徊江庭以柷将之,曰:“以为汝子。
”觉而生季宣,因以名。
生有奇质,就傅之龄,《骚》《雅》千篇,殆欲上口。
弱冠,能为文章。
云霞风霆,藻神逸气,遂拜贤书,名在河岳。
公车数上,尊人惜之,曰:“古昔闻人雅好鸣琴之理,子无意乎。

季宣奉命筮仕,授以山东济阳长。
资事父以事君,亦资事君而事父也。
三年,大著良声,雅歌徒咏。
然而雄心未弇,侠气犹厉,处世同于海鸟,在俗惊其神骏。
遂乃风期为贾患之媒,文字只招残之檄矣。
君慨然出神武门,登泰山吴观而啸曰:“使吾一饮扬子中泠水,亦何必三周华不注耶!且亲在,终致吾臣而为子矣。
”则归而从太公。
群从骚牢,夷犹乎江皋,眺听壶觞,言世外之事,颓如也。
起而视其处,有最胜焉。
江南诸山,翠微浥晔几席,欣言外之。
夷堂发凶,层楼其上。
望远可以赋诗,居清可以读书。
书非仙释通隐丽娟之音,皆所不取。
然季宣为人伟朗横绝,喜宾客。
而芜城真州,故天下之轴也,四方游人,车盖帆影无绝,通江不见季宣,即色沮而神懊。
以是季宣日与天下游士通从,相与浮拍跳踉,淋漓顿挫,以极其致。
时时挟金、焦而临北固,为褰裳蹈海之谈。
故常与游者,莫不眙愕相视,叹曰:“季宣殆青莲后身也。
”相与颜其阁曰“青莲”。
季宣叹曰:“未敢然也。
吾有友,江以西清远道人,试尝问之。
”道人闻而嘻曰:“有是哉!古今人不相及,亦其时耳。
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
唐人受陈、隋风流,君臣游幸,率以才情自胜,则可以共浴华清,嬉广寒。
令白也生今之世,滔荡零落,尚不能得一中县而治,彼诚遇有情之天下也。
今天下大致灭才情而尊吏法,故季宣低眉而在此。
假生白时,其才气凌厉一世,倒骑驴,就巾试面,岂足道哉!”
海风江月,千古如斯。
吾以为《青莲阁记》。
人生而有情。
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
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
盖自凤凰鸟兽,以至巴渝夷鬼,无不能舞能歌,以灵机自相转活,而况吾人?奇哉清源师,演古先神圣八能千唱之节,而为此道。
初止爨弄参鹘,后稍为末泥三姑旦等杂剧传奇。
长者折至半百,短者折才四耳。
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
一勾栏之上,几色目之中,无不纡徐焕眩,顿挫徘徊。
恍然如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
使天下之人无故而喜,无故而悲。
或语或嘿,或鼓或疲,或端冕而听,或侧弁而咍,或窥观而笑,或市涌而排。
乃至贵倨弛傲,贫啬争施。
瞽者欲玩,聋者欲听,哑者欲叹,跛者欲起。
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
寂可使喧,喧可使寂,饥可使饱,醉可使醒,行可以留,卧可以兴。
鄙者欲艳,顽者欲灵。
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
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已愁愦之疾,可以浑庸鄙之好。
然则斯道也,孝子以事其亲,敬长而娱死,仁人以此奉其尊,享帝而事鬼。
老者以此终,少者以此长。
外户可以不闭,嗜欲可以少营。
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疬不作,天下和平。
岂非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也哉。
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
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间。
讫无祠者。
子弟开呵时一醪之,唱罗哩连而已。
予每为恨。
诸生诵法孔子,所在有祠;佛老氏弟子,各有其祠。
清源师号为得道,弟子盈天下,不减二氏,而无祠者,岂非非乐之徒,以其道为戏相诟病耶。
此道有南北。
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
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
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
我宜黄谭大司马纶闻而恶之。
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
大司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
聚而谂于予曰:「吾属以此养老长幼长世,而清源祖师无祠,不可。」予问:「倘以大司马从祀乎?」曰:「不敢。
止以田、窦二将军配食也。」予额之,而进诸弟子语之曰:「汝知所以为清源祖师之道乎?一汝神,端而虚。
择良师妙侣,博解其词而通领其意。
动则观天地人鬼世器之变,静则思之。
绝父母骨肉之累,忘寝与食。
少者守精魂以修容,长者食恬淡以修声。
为旦者常自作女想,为男者常欲如其人。
其秦之也,抗之入青云,抑之如绝丝,圆好如珠环,不竭如清泉。
微妙之极,乃至有闻而无声,目击而道存。
使舞蹈者不知情之所自来,赏叹者不知神之所自止。
若观幻人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