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清〕 1711 - 1799 年
即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皇帝。
世宗第四子。
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
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
即位后驱逐在内廷行走之僧道;释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复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均改为“公中佐领”,即归皇帝掌握。
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又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并借修书之便,销毁或窜改大量书籍。
对西北方面,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解决康、雍以来遗留问题。
在位时六次南巡,多次进行镇压土司叛乱、农民起事战争,耗费大量钱财。
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败;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对敢于指斥时弊之官吏,常严加斥责。
同时,对各省亏空严重、督抚多不洁身自爱之状,知之甚详。
五十八年,接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拒绝英国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
六十年,宣布明年禅位皇十五子颙琰。
次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自称太上皇帝,仍掌实权。
在位六十年。
谥纯皇帝。
凡经百余战,战必先众军。
不谓世胄家,而有如此人。
读书知大义,挽劲鲜与伦。
短身既精悍,谋略兼出群。
功难偻指数,嘉赍匪因亲。
征缅次孟腊,独入克捷频。
恨遇忌功者,逍遥河上陈。
力战绝后继,终焉捐其身。
于尔无悔怨,于我增悲辛。
不须读杜牧,谓过赵使君。
由敦亦工书,用功过于照。
而实不能及,则以天分料。
古学实胜之,雅正弗轻掉。
任职本谨愿,书谕夙夜效。
乃以师生谊,获罪自所召。
不可听其然,小惩大戒劭。
然亦旋重擢,改过斯堪教。
饰终仍加恩,善善欲长导。
未可甘盘伦,只宜颜般等。
信称馆阁才,句每有清警。
践更既已深,遂亦丝纶领。
一夜无病逝,入阁实未永。
持身恪且勤,居家俭而省。
内廷行走久,交接一以屏。
不似张照挥霍,故率称其冷。
翻以是嘉之,吾岂蔽近幸。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
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
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
以疾赐悬车,还乡信循名。
迎銮三于浙,祝釐两入京。
倡和称最多,颂中规亦行。
林下惟恂谨,文外无他营。
优游登大耋,生贤没亦荣。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
并以受恩眷,嘉话艺林志。
而实有优劣,沈舛钱为粹。
钱已见前咏,兹特言沈事。
其选国朝诗,说项乖大义。
制序正厥失,然亦无呵厉。
仍予饰终恩,原无责备意。
昨秋徐述夔案发,潜乃为传记。
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
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
彼岂魏徵比,仆碑复何日。
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
设曰有心为,吾知其未必。
其子非已出,纨裤甘废弃。
孙至十四人,而皆无书味。
天网有明报,地下应深愧。
可惜徒工诗,行阙信何济。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