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唐〕 833 - 909 年
罗隐,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阴崖水赖松梢直,藓壁苔侵画像愁。
各是病来俱未了,莫将烦恼问汤休。
石径松轩亦自由,谩随浮世逐飘流。
驽骀路结前程恨,蟋蟀床生半夜秋。
掩耳恶闻宫妾语,低颜须向路人羞。
虽教小事相催逼,未到青云拟白头。
寂寂荒坟一水滨,芦洲绝岛自相亲。
青娥已落淮边月,白骨甘为泉下尘。
原上荻花飘素发,道傍菰叶碎罗巾。
虽然寂寞千秋魄,犹是韩侯旧主人。
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
岩谷谩劳思雨露,彩云终是逐鹓鸾。
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
至竟穷途也须达,才能长与世人看。
芙蓉宫阙二妃坛,两处因依五岁寒。
邹律有风吹不变,郤枝无分住应难。
愁心似火还烧鬓,别泪非珠谩落盘。
却羡淮南好鸡犬,也能终始逐刘安。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7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