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
〔明〕 1389或1392 - 1464 年
明山西河津人,字德温,号敬轩。
少工诗赋,后从高密魏希文、海宁范汝舟治理学,即尽焚所作诗赋。
永乐十九年进士。
旋居父丧,悉遵古礼。
宣德中服除,授御史。
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
正统间,初为山东提学佥事,以白鹿洞学规开示诸生,亲为讲授,人呼薛夫子。
召为大理寺左少卿,以正直忤宦官王振,被诬下狱,几被杀。
景帝嗣位,起大理寺丞。
天顺间,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
寻致仕。
卒谥文清。
其学全本程、朱,以为自朱熹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
修己教人以复性为主。
有《读书录》、《薛文清集》。
文明门外柳阴阴,百啭黄鹂送好音。
行过御沟回望处,凤凰楼阁五云深。
嵩高云气晚嵯峨,清洛西风咽急波。
水色山光浑似旧,汉家陵墓夕阳多。
为爱湖中山,遂寻山下路。
跻攀转出邃,涧谷亦回互。
石磴足莓苔,青林杂烟雾。
前行如有穷,岚岭乍分布。
招提压重湖,千里周一顾。
孤峰四无根,形气自依附。
山僧复导我,窈窕更徐步。
疏篱野蔓悬,老圃寒泉注。
径转山房深,重与绝境遇。
白云檐外生,清风竹间度。
庭花杂无名,岁晏色犹故。
澄心得妙观,忘言契良晤。
爱此林壑清,遂薄尘俗务。
重来待何时,尚子毕嫁娶。
湛湛湘水绿,夹岸丛篁多。
挽舟逆水上,南风起微波。
嘉此晴霄景,逍遥玩江沱。
沙渚旷缅邈,云岫纷嵯峨。
远目为舒畅,客意将如何。
濯缨吾所爱,聊为扣舷歌。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
东西皆层峦危峰,横出天汉。
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
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
由东南麓穴岩构木,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
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
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
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
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幹苍劲偃蹇,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
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
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甃甓为之。
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临激,石峰疑若摇振。
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
西则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
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然出没,太华,潼关,雍、豫诸山,仿佛见之。
盖天下之奇观也。
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
楼心穴板,上置井床辘轳,悬繘汲河。
凭栏槛,凉风飘洒,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
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馀步,至右谷,下视窈然。
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蹐步以渡。
谷北二百步,有小祠,扁曰“后土”。
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
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若璞未凿,若矿末炉,其状莫穷。
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
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
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但凄神寒肌,不可久处。
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
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河山之胜。
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
时宣德元年丙午,夏五月二十五日。
同游者,杨景瑞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9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