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明〕 1357 - 1402 年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
宋濂弟子,尽得其学。
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
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
修《太祖实录》,为总裁。
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
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
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
有《逊志斋集》。
白额咆哮振山谷,老羝见之惊且伏。
一朝强弱两不存,此肉皆归野人腹。
腹中惟恐相啖吞,急呼美酒为解纷。
酒酣一醉更怀古,千载英雄羝与虎。
田单拜齐将,即墨乘孤危。
群心效死斗,燕士不敢支。
一朝宠禄盛,惜身思自持。
小敌竟不下,大冠空若箕。
功名每如此,树立终凌夷。
国家匪忧危,宠尔将何为?
动怀首鼠计,退与灾祸期。
向非鲁连子,身死节亦亏。
莫驱屋上乌,乌有返哺诚。
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
流观飞走伦,转见天地情。
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
田家一聚散,草木为枯荣。
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荆。
同根而并蒂,蔼蔼共生成。
宣仁升遐司马死,宋祚当时已中否。
岂知祸乱犹未休,更立端王作天子。
简书四出捷星驰,重见熙丰旧设施。
太室既崇荆国祀,朝堂新刊党人碑。
廷臣往往多钳口,四海祯祥无不有。
万金宝藏造池台,千里楼船载花柳。
君臣自诧文德修,不数唐汉追商周。
陈钟考鼓按雅乐,厉甲扬戈昧远谋。
宫中从容万机暇,酣饮逸游忘昼夜。
御辇时过宰相家,微行或饮倡楼下。
宣和殿内玉屏风,绮席金炉处处同。
诏遣内官宣画史,时拈象笔极形容。
神机密运回天巧,万岁齐呼尽称好。
玉砻装轴锦裁题,墨署花书朱篆宝。
心怡意适艺愈良,自道丹青过百王。
尽将兵籍付边将,还信奸臣斥俊良。
契丹灭后金人喜,犹剖王封赏阉竖。
露布初腾紫陌尘,天骄已渡黄河水。
汴京锁钥一时开,雉扇鸾舆去不回。
图书万卷入沙漠,奎璧无光天为哀。
只今俯仰三百载,南北兴亡几更改。
废陵已发社无基,尺素谁家尚收在?
吾知此画非人为,当有神物常呵麾。
故留花鸟在人世,要俾后来惩戒之。
古来君德在仁义,小技虽工何足计。
不见昭陵一艺无,伟绩鸿名照天地。
赤骥困皂枥,垂头避驽骀。
王良振长辔,蹴踏风云开。
古来功名际,何代无奇才。
当其未遇时,谁免蒙尘埃。
丈夫亮有命,勿使心颜颓。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