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
〔明〕 1296 - 1370 年
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原籍苏州,生于兴化,舟人之子,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话说宋江在盖州分定两队兵马人数,写成阄子,与卢俊义焚香祷告。
宋江拈起一个阄子看时,却是东路。
卢俊义阄得西路,是不必说。
只等雪净起程。
留下花荣、董平、施恩、杜兴,拨兵二万,镇守盖州。
到初六日吉期,宋江、卢俊义,准备起兵。
忽报盖州属县阳城、沁水两处军民,累被田虎残虐,不得已投顺。
今知天兵到来,军民擒缚阳城守将寇孚、沁水守将陈凯,解赴军前。
两县耆老,率领百姓,牵羊担酒,献纳城池。
宋先锋大喜,大加赏劳两处军民,给榜抚慰,复为良民。
宋先锋以寇孚、陈凯知天兵到此,不速来归顺,着即斩首祭旗,以儆贼人。
是日,两路大兵俱出北门。
花荣等置酒饯送。
宋江执杯对花荣道:“贤弟威镇贼军,堪为此城之保障。
今此城惟北面受敌,倘有贼兵,当设奇击之,以丧贼胆,则贼人不敢南窥矣。
”花荣等唯唯受命。
宋江又执杯对卢俊义道:“今日出兵,却得阳城、沁水献俘之喜。
二处既平,贤弟可以长驱直抵晋宁,早建大功,生擒贼首田虎,报效朝廷,同享富贵。
”卢俊义道:“赖兄长之威,两处不战而服。
既奉严令,敢不尽心殚力。
”宋江教萧让取前日照依许贯忠图画另写成的一轴,付与卢俊义收置备阅。
当下正先锋宋江,传令拨兵三队:林冲、索超、徐宁、张清领兵一万为前队:孙立、朱仝、燕顺、马麟、单廷珪、魏定国、汤隆、李云领兵一万为后队;宋江与吴用统领其余将佐,领兵三万为中军。
三队共军兵五万,望东北进发。
副先锋卢俊义辞了宋江、花荣等,管领四下员将佐,军兵五万,望西北进征。
花荣、董平、施恩、杜兴,饯别宋江、卢俊义入城。
花荣传令地城北五里外,扎两个营寨。
施恩、杜兴各领兵五千,设强弓硬弩,并诸般火器,屯扎以当敌锋。
又于东西两路,设奇兵埋伏,不题,其高平自有史进、穆弘,陵川自有李应、柴进,卫州自有公孙一清、关胜、呼延灼,各各守御。
看官牢记话头。
且说宋先锋三队人马,离盖州行三十余里。
宋江在马上遥见前面有座山岭,多样时,方到山前。
却在马首之右。
宋江观看那山形势,比他山又是不同。
但见:
万叠流岚鳞密次,数峰连峙雁成行。
岭颠崖石如城郭,插天云木绕苍苍。
宋江正在观看山景,忽见李逵上前用手指道:“哥哥,此山光景,与前日梦中无异。
”宋江即唤降将耿恭问道:“你在此久,必知此山来历。
若依许贯忠图上,此山在州城东,当叫做天池岭。
”李逵道:“梦中那秀士正是说天池岭,我却忘了。
”耿恭道:“此山果是天池岭。
其颠石崖如城郭一般,昔人避兵之处。
近来土人说,此岭有灵异,夜间石
话说当下吴用对宋江道:“城中军马单弱。
前日恃乔道清妖术。
今知乔道清败困,外援不至,如何不惊恐。
小弟今晨上云梯观望,见守城军士都有惊惧之色。
今当乘其惊惧,开以自新之路,明其利害之机。
城中必缚将出降。
兵不血刃,此城唾手可得。
”宋江大喜道:“军师之谋什善。
”当下计议,写成数十道晓谕的兵檄。
其词云:
"大宋征北正先锋宋示谕昭德州守城将士军民人等知悉:田虎叛逆,法在必诛。
其余胁从,情有可原。
守城将士能反邪归正,改过自新,率领军民开门降纳,定行保奏朝廷,赦罪录用。
如将士怙终不悛;尔等军民,俱系宋朝赤子,速当兴举大义,擒缚将士,归顺天朝。
为首的定行重赏,奏请优叙。
如执迷逡巡,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孑遗靡有。
特谕。

宋江令军士将晓谕拴缚箭矢,四面射入城中。
传令各门稍缓攻击,看城中动静。
次日平明,只听得城中呐喊振天,四门竖起降旗。
守城偏将金鼎、黄钺,聚集军民,杀死副将叶声、牛庚、冷宁,将三个首级,悬挂竿首,挑示宋军。
牢中放出李逵、鲁智深、武松、刘唐、鲍旭、项充、李兖、唐斌,俱用轿扛抬,大开城门,拥送出城。
军民香花灯烛,迎接宋兵入城。
宋先锋大喜。
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
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宋江到帅府升坐。
鲁智深等八人,前来参拜道:“哥哥,万分不得相见了!今赖兄长威力,复得聚首,恍如梦中!”宋江等众人,俱感泣泪下。
次后金鼎、黄钺率领翁奎、蔡泽、杨春上前参拜。
宋江连忙答拜,扶起道:“将军等兴举大义,保全生灵,此不世之勋也。
”黄钺等道:“某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逭。
反蒙先锋厚礼,真是铭心刻骨,誓死图报。
”黄钺等又将鲁智深、李逵等骂贼不屈的事情,备细陈说。
宋江感泣称赞。
李逵道:“俺听得说那贼鸟道在百谷岭,待俺去砍那撮鸟一百斧,出那口鸟气!”宋江道:“乔道清被一清兄弟围困百谷岭,欲降伏他。
罗真人已有法旨,兄弟不可造次。
”鲁智深对李逵道:“兄长之命,安敢不遵。
”李逵方才肯住。
当下宋先锋出榜安抚百姓,赏劳三军将佐,标写公孙胜、金鼎、黄钺功次。
正在料理军务,忽报神行太保戴宗自晋宁回。
戴宗入府参见。
宋行锋忙问晋宁消息。
戴宗道:“小弟蒙兄长差遣到晋宁,卢先锋正在攻打城池。
他道:'待卢某克了城池,却好到兄长处报捷。
’因此留小弟在彼,一连住了三四日。
晋宁急切攻打不下。
到今月初六日,是夜重雾,咫尺不辨。
卢先锋令军士悄地囊土填积城下。
至三更时分,城东北守御稍懈。
我兵潜上土囊,攀
诗曰:
韩文参大颠,东坡访玉泉。
僧来白马寺,经到赤乌年。
叶叶风中树,重重火里莲。
无尘心镜净,只此是金仙。
原来五台山这个智真长老,是故宋时一个当世的活佛,知得过去未来之事。
数载之前,已知鲁智深是个了身达命之人,只是俗缘未尽,要还杀生之债,因此教他来尘世中走这一遭。
本人宿根,还有道心,今日起这个念头,要来参禅投礼本师。
宋公明亦然是素有善心,时刻点悟,因此要同鲁智深来参智真长老。
当时众弟兄亦要同往,宋江难以阻当,就与军师众皆计议,只除公孙胜道教外,可委副先锋掌管军马。
四哨无人,可差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一同卢俊义管领大队军马,陆续前进。
宋江与众将,只带一千人马,同鲁智深来到五台山下。
就将人马屯扎下营。
先使人上山报知。
宋江等众弟兄,都脱去戎装惯带,各穿随身锦绣战袍,步行上山。
转到山门外,只听寺内撞钟击鼓,众僧出来迎接,向前与宋江、鲁智深等施了礼。
数内有认的鲁智深的多,又见齐齐整整百余个头领跟着宋江,尽皆惊羡不已。
堂头首座来禀宋江道:“长老坐禅入定之际,不能相接,将车切勿见罪,恕责则个!”遂请宋江等先去知客寮内少坐。
供茶罢,侍者出来请道:“长老禅定方回,已在方丈专候,启请将军进来。
”宋江等一行百余人,直到方丈,来参智真长老。
那长老慌忙降阶而接,邀至上堂,各施礼罢。
宋江看那和尚时,六旬之上,眉发尽白,骨格清奇,俨然有天台方广出山之相。
众人入进方丈之中,宋江便请智真长老上座,焚香礼拜,一行众将,都已拜罢。
鲁智深向前插香礼拜。
智真长老道:“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
”鲁智深默默无言。
宋江向前道:“久闻长老清德,争耐俗缘浅薄,无路拜见尊颜。
今因奉诏破辽到此,得以拜见堂头大和尚,平生万幸。
智深和尚与宋江做兄弟时,虽是杀人放火,忠心不害良善,善心常在。
今引宋江等众弟兄来参大师。
”智真长老道:“常有高僧到此,亦曾闲论世事循环。
久闻将军替天行道,忠义于心,深知众将义气为重。
吾弟子智深跟着将军,岂有差错。
”宋江称谢不已。
有诗为证:
谋财致命凶心重,放火屠城恶行多。
忽地寻思念头起,五台山上礼弥陀。
鲁智深将出一包金银采段来,供献本师。
智真长老道:“吾弟子此物,何处得来?无义钱财,决不敢受。
”智深禀道:“弟子累经功赏积聚之物,弟子无用,特地将来献纳本师,以充公用。
”长老道:“众亦难消,与汝置经一藏,消灭罪恶,早登善果。
”鲁智深拜谢已了。
宋江亦取金银采段上献智真长老,
话说戴宗、石秀见那汉像个公人打扮,又见他慌慌张张。
戴宗问道:“端的是什么公干?”那汉放下筋,抹抹嘴,对戴宗道:“河北田虎作乱,你也知道么?”戴宗道:“俺每也知一二。
”那汉道:“田虎那厮侵州夺县,官兵不能抵敌。
近日打破盖州,早晚便要攻打卫州。
城中百姓,日夜惊恐。
城外居民,四散的逃窜。
因此本府差俺到省院投告急公文的。
”说罢,便起身,背了包裹,托着伞棒,急急算还酒钱,出门叹口气道:“真个是官差不自繇!俺们的老小都在城中。
皇天!只愿早早发救兵便好!”拽开步,望京城赶去了。
戴宗、石秀得了这个消息,也算还酒钱,离了酒店。
回到营中,见宋先锋报知此事。
宋江与吴用商议道:“我等诸将,闲居在此,甚是不宜。
不若奏闻天子,我等情愿起兵前去征进。
”吴用道:“此事须得宿太尉保奏方可。
”当时会集诸将商议,尽皆欢喜。
次日,宋江穿了公服,引十数骑入城,直至太尉府前下马。
正值太尉在府,令人传报。
太尉知道,忙教请进。
宋江到堂上再拜起居。
宿太尉道:“将军何事光降?”宋江道:“上告恩相:宋某听得河北田虎造反,占据州郡,擅改年号,侵至盖州,早晚来打卫州。
宋江等人马久闲,某等情愿部领兵马,前去征剿,尽忠报国。
望恩相保奏则个。
”宿太尉听了,大喜道:“将军等如此忠义,肯替国家出力,宿某当一力保奏。
”宋江谢道:“宋某等屡蒙太尉厚恩,虽铭心镂骨,不能补报。
”宿太尉又令置酒相待。
至晚,宋江回营,与众头领说知。
却说宿太尉次日早朝入内,见天子在披香殿,省院官正奏:“河北田虎造反,占据五府五十六县,改年建号,自霸称王。
目今打破陵川,怀州震邻,申文告急。
”天子大惊,向百官文武问道:“卿等谁与寡人出力,剿灭此寇?”只见班部丛中,闪出宿太尉,执简当胸,俯伏启奏道:“臣闻田虎斩木揭竿之势,今已燎原,非猛将雄兵,难以剿灭。
今有破辽得胜宋先锋,屯兵城外。
乞陛下降敕,遣这枝军马前去征剿,必成大功。
”天子大喜,即命省院官奉旨出城,宣取宋江、卢俊义,直到披香殿下,朝见天子。
拜舞已毕,玉音道:“朕知卿等英雄忠义。
今敕卿等征讨河北,卿等勿辞劳苦,早奏凯歌而回。
朕当优擢。
”宋江、卢俊义叩头奏道:“臣等蒙圣恩委任,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子龙颜欣悦,降敕封宋江为平北正先锋,卢俊义为副先锋。
各赐御酒、金带、锦袍、金甲、采段。
其余正偏将佐,各赐段疋银两。
待奏荡平,论功升赏,加封官爵。
三军头目,给赐银两,都就于内府关支。
限定日期,出师起行。
话说太原县城池被混江龙李俊,乘大雨后水势暴涨,同二张、三阮,统领水军,约定时刻,分头决引智伯渠及晋水灌浸太原城池。
顷刻间水势汹涌。
但见:
骤然飞急水,忽地起洪波。
军卒乘木筏冲来,将士驾天潢飞至。
神号鬼哭,昏昏日色无光。
岳撼山崩,浩浩波声若怒。
城垣尽倒,窝铺皆休。
旗帜随波,不见青红交杂。
兵戈汩浪,难排霜雪争叉。
僵尸如鱼鳖沉浮,热血与波涛并沸。
须臾树木连根起,顷刻榱题贴水飞。
当时城中鼎沸,军民将士见水突至,都是水渌渌的的爬墙上屋,攀木抱梁。
老弱肥胖的只好上台上桌。
转眼间,连桌台也浮起来,房屋倾圯,都做了水中鱼鳖。
城外李俊、二张、三阮,乘着飞江、天浮,逼近城来。
恰与城垣高下相等。
军士攀缘上城,各执利刃,砍杀守城士卒。
又有军士乘木筏冲来。
城垣被冲,无不倾倒。
张雄正在城楼上叫苦不迭,被张横、张顺从飞江上城,手执朴刀,喊一声,抢上楼来。
一连砍翻了十余个军卒。
众人乱撺逃生。
张雄躲避不迭,被张横一朴刀砍翻。
张顺赶上前,胳察的一刀,剁下头来。
比及水势四散退去,城内军民,沉溺的,压杀的,已是无数。
梁柱、门扇、窗棂、什物、尸骸,顺流壅塞南城。
城中只有避暑宫,乃是北齐神武帝所建,基址高固,当下附近军民,一齐抢上去,挨挤践踏,死的也有二千余人。
连那高阜及城垣上,一总所存军民,仅千余人。
城外百姓,却得卢先锋密唤里保,传谕居民,预先摆布,锣声一响,即时都上高阜。
况城外四散空阔,水势去的快,因此城外百姓,不致湮没。
当下混江龙李俊,领水军据了西门。
船火儿张横同浪里白跳张顺,夺了北门。
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占了东门。
活阎罗阮小七夺了南门。
四门都竖起宋军旗号。
至晚水退,现出平地。
李俊等大开城门,请卢先锋等军马入城。
城中鸡犬不闻,尸骸山积。
虽是张雄等恶贯满盈,李俊这条计策也忒惨毒了。
那千余人四散的跪在泥水地上,插烛也似磕头乞命。
卢俊义查点这夥人中,只有十数个军卒,其余都是百姓。
项忠、徐岳爬在帅府后傍屋的大桧树上。
见水退溜将下来。
被南军获住,解到卢先锋处。
卢俊义教斩首示众。
给发本且以府库中银两,赈济城内外被水百姓。
差人往宋先锋处报捷。
一面令军士埋葬尸骸,修筑城垣房屋,召民居住。
不说卢俊义在太原县,抚绥料理,再说太原未破时,田虎统领十万大军,因雨在铜鞮山南屯扎。
探马报来,邬国舅病亡,郡主、郡马即退军到襄垣,殡殓国舅。
田虎大惊。
差人在襄垣城中传旨:“着琼英在城中镇守,着全羽前来听用。
”并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83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