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清〕 1731 - 1815 年
清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
乾隆二十八年进士。
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
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四库全书》纂修官。
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
主江南钟山、紫阳等书院讲席四十年。
工古文,高简深古,近欧阳修、曾巩,与方苞、刘大櫆合为桐城派。
选《古文辞类纂》以明义法。
有《九经说》、《三传补注》、《惜抱轩全集》等。
汝犹为客日,吾亦未归人。
复有山川隔,宁同少小亲。
疏林更下叶,晚陌每扬尘。
欲得长怀弭,弥如车转轮。
人杰乘时会,功成运已非。
可怜高鸟尽,回忆钓鱼矶。
淮上春风起,高台柳絮飞。
王孙殊未反,惆怅落斜晖。
南行三百里,举首白云端。
大壑连阴霭,中天峙碧峦。
夜潮千嶂闭,明月九江寒。
更就东林宿,萧条钟磬阑。
粉墙翅底寻芳处,栩栩梦回情老。
冷露垂干,微阳烘暖,一径西园重到。
寒枝自抱,恍穿入深深,压帘春晓。
甚又惊飘,却和轻叶堕烟草。
流年偷换漫道,双飞经几度,而今黄了?暗砌兰衰,荒篱菊瘦,故侣相逢应少。
楼阴静悄,正欲向东家,又依残照。
倚槛谁看,满庭风袅袅。
闽县郑君讳际熙,字大纯,为人介节而敦谊,勤学而远志,年三十六,终于举人,而士知其生平者,靡弗思焉。
君初为诸生,家甚贫,借得人地才丈许,编茅以居,日奔走营米以奉父母,而妻子食薯蓣,君意顾充然。
邻有吴生者,亦介士,死至不能殓。
君重其节,独往手殡之。
将去,顾见吴生母老惫衣破,即解衣与母。
母知君无余衣,弗忍受也。
君置衣室中趋出。
    君既中乡试,将试京师,行过苏州。
或告之曰:「有闽某举人至此,发狂疾,忽詈2大吏。
吏系之,祸不测矣。」君瞿然曰:「吾友也!」即谢同行者,步就其系所,为供医药,饭羹至便溺皆君掖3之。
适君有所识贵人至苏州,求为之解,某始得释。
君即护之南行,至乍浦,乃遇其家人,君与别去。
于是君往来苏州月余,失会试期,不得与。
    君文章高厉越俗,其乡举为乾隆丙子科。
同考4知龙溪县阳湖吴某得君文大喜,以冠所得士。
及君见吴君,吴君曰:「吾不必见生,见生文,知生必奇士也。
然已矣!生文品太峻,终不可与庸愚争福。」君自是三值会试,一以友故不及赴,再绌于有司。
君意不自得,遂不试,往主漳州云阳书院,归谒吴君于龙溪,遂于龙溪卒。
    君有弟字曰大章,少与君同学,同执家苦,长而同有名。
君殁八年,大章登进士为编修。
去年,余与大章同纂修《四库全书》。
大章日见余,每如欲有言而止。
今秋,余疾请假,大章乃凄然曰:「世好文者多矣,莫若吾兄。
吾兄鄙夷凡近人,而追慕古人,则忘寝食、弃人事,以求其文之用意。
惜乎不见君文,吾兄必爱之也。
今吾兄没十四年矣,君又将去,安得君文传之?」余为恻焉。
昔吾乡方望溪宗伯与兄百川先生至友爱,百川死而宗伯贵。
吾乡前辈皆告余:宗伯与人言,一及百川,未尝不流涕也。
今大章何以异是!
    大纯学行皆卓然,虽生不遇,表其墓宜可以劝后人。
余固不惮为辞,而大章之志,则亦益可悲矣。
君无子,其诗文日《浩波集》,大章为镌行之。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刑部郎中桐城姚鼐撰。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