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
〔明〕 1521 - 1593 年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
诸生。
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
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
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
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
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
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
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
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
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素情欣晏游,硕人事永矢。
上此万仞山,复沿北溪水。
顾瞻江海流,神去苍茫里。
后峰千里来,旁障两川起。
往昔窗中翠,今兹巅上视。
佳哉是观游,吾乡亦信美。
龙山子既结楼于宅东北,稍并其邻之竹,以著书乐道,集交游燕笑于其中,而自题曰“借竹楼”。
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
如是而已。

方蝉子往问之,龙山子曰:“始吾先大夫之卜居于此也,则买邻之地而宅之;今吾不能也,则借邻之竹而楼之。
如是而已。

方蝉子起而四顾,指以问曰:“如吾子之所为借者,特是邻之竹乎?非欤?”曰:“然。
”“然则是邻之竹之外何物乎?”曰:“他邻之竹也。
”“他邻之竹之外又何物乎?”曰:“会稽之山,远出于南,而迤于东也。
”“山之外又何物乎?”曰:“云天之所覆也。
”方蝉子默然良久。
龙山子固启之,方蝉子曰:“子见是邻之竹,而乐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欤?”曰:“然。

“然则见他邻之竹而乐,亦借也;见莫非邻之竹而乐,亦借也;又远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
而独于是邻之竹,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山而乐,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以之竹而乐,宜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且诚如吾子之所云,假而进吾子之居于是邻之东,以次而极于云天焉,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东之,而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是邻乎?又假而退吾子之居于云天之西,以次而极于是邻,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西之,而所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云天乎?而吾子之所为借者,将何居乎?
”龙山子矍然曰:“吾知之矣。
吾能忘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
凡逐逐然于其可致,而飘飘然于其不可致,以自谓能忘者,举天下之物皆若是矣。
非子则吾几不免于敝。
请子易吾之题,以广吾之志,何如?”方蝉子曰:“胡以易为?乃所谓借者,固亦有之也。
其心虚以直,其行清以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则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错以固,其势昂以耸,其流风潇然而不冗,则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而何不可之有?”龙山子仰而思,俯而释,使方蝉子书其题,而记是语焉。
人有学为鸟言者,其音则鸟也,而性则人也;鸟有学为人言者,其音则人也,而性则鸟也。
此可以定人与鸟之衡哉?今之为诗者,何以异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窃于人之所尝言,曰某篇是某体,某篇则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则否。
此虽极工逼肖,而已不免于鸟之为人言矣。
若吾友子肃之诗,则不然。
其情坦以直,故语无晦;其情散以博,故语无拘;其情多喜而少忧,故语虽苦而能遣;其情好高而耻下,故语虽俭而实丰。
盖所谓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
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规其微疵,而约于至纯,此则渭之所献于子肃者也。
若曰某篇不似某体,某句不似某人,是乌知子肃者哉!
五月莲花塞浦头,长竿尺柄挥中流。
假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渡叶不?
鸲鹆来巢,春秋纪之。
皓皓其翎,曷其有之。
我在幕中,实维眦之。
不贡于廷,拚然起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1.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