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实甫
〔元〕 ? - ? 年
元大都人,字德信。
一说名德信。
生平事迹不详。
工乐府。
所作杂剧、散曲散佚甚多,据《录鬼簿》载,存《拜月亭》、《娇红记》等十四种。
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及散曲数套。
其中《西厢记》最为出名,被后人推为北曲第一。
闲对着绿树青山,消遣我烦心倦目。
潜入那水国渔乡,早跳出龙潭虎窟。
披着领箬笠蓑衣,堤防他斜风细雨。
长则是琴一张酒一壶。
自饮自斟,自歌自舞。
水声山色两模糊,闲看云来去。
则我怨结愁肠对谁诉?
自踌躇,想这场烦恼都也由咱取。
感今怀古,旧荣新辱,都装入酒葫芦。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外扮老夫人上]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
只生得个小女,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
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
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
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
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
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
来到河中府,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
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乃则天娘娘香火院,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
一壁写书附京师去,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
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也呵!
[仙吕][赏花时]夫主京师禄命终,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
盼不到博陵旧家,血泪洒杜鹃红。
今日暮春天气,好生困人,不免唤红娘出来分付他。
红娘何在?[俫扮红见科][夫人云]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散心耍一回去来。
[红云]谨依严命。
[夫人下][红云]小姐有请。
[正旦扮莺莺上][红云]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闲耍一回去来。
[旦唱]
[幺篇]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并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0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