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蕃字永元,庐江人也。
博览多闻,兼通术艺。
始为尚书郎,去官。
孙休即位,与贺邵、薛莹、虞汜俱为散骑中常侍,皆加驸马都尉。
时论清之。
遣使至蜀,蜀人称焉,还为夏口监军。
孙皓初。
复入为常侍,与万彧同官。
彧与皓有旧,俗士挟侵,谓蕃自轻。
又中书丞陈声,皓之嬖臣,数谮毁蕃。
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时或迕意,积以见责。
甘露二年,丁忠使晋还,皓大会群臣,蕃沉醉顿伏。
皓疑而不悦,举蕃出外。
顷之请还,酒亦不解。
蕃性有威严,行止自若,皓大怒,呵左右于殿下斩之。
卫将军滕牧、征西将军留平请,不能得。
丞相陆凯上疏曰:“常侍王蕃黄中通理,知天知物,处朝忠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
昔事景皇,纳言左右,景皇钦嘉,叹为异伦。
而陛下忿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邦内伤心,有识悲悼。
”其痛蕃如此。
蕃死时年三十九,皓徙蕃家属广州。
二弟着、延皆作佳器,郭马起事,不为马用,见害。
楼玄字承先,沛郡蕲人也。
孙休时为监农御史。
孙皓即位,与王蕃、郭踔、万彧俱为散骑中常侍,出为会稽太守,入为大司农。
旧禁中主者自用亲近人作之,彧陈亲密近职宜用好人,皓因敕有司,求忠清之士,以应其选,遂用玄为宫下镇禁中候,主殿中事,玄从九卿持刀侍卫,正身率众,奉法而行,应对切直,数迕皓意,渐见责怒。
后人诬白玄与贺邵相逢,驻共耳语大笑,谤讪政事,遂被诏诘责,送付广州。
东观令华核上疏曰:“臣窃以治国之体,其犹治家。
主田野者,皆宜良信。
又宜得一人总其条目,为作维纲,众事乃理。
《论语》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恭己正南面而己。
‘言所任得其人,放优游而自逸也。
今海内未定,天下多事,事无大小,皆当关闻,动经御坐,劳损圣虑。
陛下既垂意博古,综极艺文,加勤心好道,随节致气,宜得闲静以展神思,呼翕清淳,与天同极。
臣夙夜思惟,诸吏之中,任干之事,足委丈者,无胜于楼玄。
玄清忠奉公,冠冕当世,众服其操,无与争先。
失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如玄之性,终始可保,乞陛下赦玄前愆,使得自新,擢之宰司,责其后效。
使为官择人,随才授任,则舜之恭己,近亦可得。
”皓话玄名声,复徙玄及子据,付交址将张奕,使以战自效,阴别敕奕令杀之。
据到交址,病死。
玄一身随亦讨贼,持刀步涉,见亦辄拜,亦未忍杀。
会亦暴卒,玄殡敛亦,于器中见敕书,还便自杀。
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也,孙休即位,从中郎为期骑中常侍,出为吴郡太守。
孙皓时,入为左典军,迁中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
郡相孔融嘲仪,言“氏”
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后依刘繇,避乱江东。
繇军改,仪徙会稽。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
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
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都诸公于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
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进封都乡侯。
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仙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
”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蜀相诸葛亮卒,权垂心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
奉使称意,后拜尚书仆射。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
仪嫌二宫相近切,乃上疏曰:“臣窃以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宜,宜镇四方,为国藩辅。
宣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
但臣言辞鄙野,不能究尽其意。
愚以二宫宜有降杀,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
”书三四上。
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
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
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其见知信如此。
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
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盲人之短。
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是所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畜,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胡综字伟则。
汝南固始人也。
少孤,母将避难江东。
孙策领会稽太守,综年十四,为门下循行,留吴与孙权共读书。
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
弱冠从宋仲子受学。
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
时沙羡长赃秽不修,浚按杀之,一郡震辣。
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
刘备领荆州,以浚为治中从事。
备人蜀,留典州事。
孙权杀关羽,井荆土,拜浚辅军中郎将,授以兵。
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
权称尊号,拜为少府。
进封刘阳侯,迁太常。
五溪蛮夷叛乱盘结,权假浚节,督诸军讨之。
信赏必行,法不可干,斩首获生,盖以万数,自是郡蛮衰弱,一方宁静。
先是,浚与陆逊俱驻武昌,共掌留事,还复故。
时校事吕壹操弄威柄,奏按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等,皆见禁止。
黄门侍郎谢厷语次问壹:“顾公事何如?”壹答:“不能佳。
”厷又问:“若此公免退,谁当代之?”壹未答厷。
厷曰:“得无潘太常得之乎?”
壹良久曰:“君语近之也。
”宏谓曰:“播太常常切齿于君,但道远无因耳。
今日代顾公,恐明日便击君矣。
”壹大惧,遂解散雍事。
浚求朝,诣建业,欲尽辞极谏。
至,闻太子登已数言之而不见从。
浚乃大请百寮,欲因会手刀杀壹,以身当之,为国除患。
壹密闻知,称疾不行。
浚每进见,无不陈壹之奸险也。
由此壹宠渐衰,后遂诛戮。
权引咎责躬,因诮让大臣,语在《权传》。
赤二年卒,浚卒,子翥嗣。
浚女配建昌侯孙虑。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
黄武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
虽统军众,手不释书。
好《太玄》,论演其意,以筮辄验。
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朱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
五凤二年,讨山贼陈毖于零陵。
斩毖克捷,拜巴丘督、偏将军,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督。
与诸将共赴寿春;还,累迁荡魏、绥远将军。
孙休即位,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
孙皓立,迁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
孙皓与晋平,使者丁忠自北还,说皓弋阳可袭,凯谏止,语在《皓传》。
宝鼎元年,迁左丞相。
皑性不好人视己,郡臣侍见,精莫敢进。
凯说皓曰:“夫君臣无不相识之道,若率有不虞,不知所赴。
”皓听凯自视。
皓时徒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无穷匮。
凯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
无道之君,以乐乐身。
乐民者,其乐弥长。
乐身者,不久而亡。
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
自顷年以来。
君威伤于桀、纣,君明暗于奸雄,君惠闭于群孽。
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辜无罪,赏无功,使君有谬误之愆,天为作妖。
而诸公卿媚上以求爱,因民以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
六服群辟,罔不承德。
归于宗周,董正治官。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
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
庶政惟和,万国咸宁。
夏商官倍,亦克用乂。
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
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
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官不必备,惟其人。
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
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
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
司冠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
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
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
六年,五服一朝。
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
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学古入官。
议事以制,政乃不迷。
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
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位不期骄,禄不期侈。
恭俭惟德,无载尔伪。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
举能其官,惟尔之能。
称匪其人,惟尔不任。」  王曰:「呜呼!三事暨大无,敬尔有官,乱尔有政,以佑乃辟。
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
至于飞走之属,蠕动之类,禀形造化,既有定矣。
及其倏忽而易旧体,改更而为异物者,千端万品,不可胜论。
人之为物,贵性最灵,而男女易形,为鹤为石,为虎为猿,为沙为鼋,又不少焉。
至于高山为渊,深谷为陵,此亦大物之变化。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为嫌金银之不可以异物作乎?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
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
想复勤加颐养。
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
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
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
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
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
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
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
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
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天鼠膏,治耳聋有验不?有验者乃是要药。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4.5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