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
羽、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
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
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
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
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遂诣曹公。
先
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
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
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
羽、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
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
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
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
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遂诣曹公。
先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
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
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
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曹公从之。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
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
亡命奔涿郡。
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
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
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曹公从之。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
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
先主甘皇后,沛人也。
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
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
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
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坂,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
后卒,葬于南郡。
章武二年,追谥皇思夫人,迁葬于蜀,未至而先主殂。
丞相亮上言:“皇思夫人履行修仁,淑慎其身。
大行皇帝昔在上将,嫔妃作合,载育圣躬,大命不融。
大行皇帝存时,笃义垂恩,念皇思夫人神柩在远飘飘,特遣使者奉迎。
会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以到,又梓宫在道,园陵将成,安厝有朝。
臣辄与太常臣赖恭等议,《礼记》曰:“立爱自亲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
‘不忘其亲,所由生也。
《春秋》之义,母以子贵。
昔高皇帝追尊太上昭灵夫人为昭灵皇后,孝和皇帝改葬其母梁贵人,尊号曰恭怀皇后,孝愍皇帝亦改葬其母王夫人,尊号曰灵怀皇后。
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辄与恭等案谥法,宜曰昭烈皇后。
《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
“制曰可。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
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
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
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
瑁死,后寡居。
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
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于是纳后为夫人。
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
章武元年夏五月,策曰:“联承天命,奉至尊,临万国。
今以后为皇后,遣使持节丞相亮授玺绶,承宗庙,母天下,皇后其敬之哉!”建兴元年五月,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长乐宫。
壹官至车骑将军,封县侯。
延熙八年,后薨惠陵。
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
章陵元年,纳为太子妃。
建兴元年,立为皇后。
十五年薨,葬南陵。
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
建兴十五年,入为贵人。
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联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
今以贵人为皇后,使行丞相事左将军(向)朗持节授玺绶。
勉修中馈,恪肃堙祀,皇后其敬之哉!”咸熙元年,随后主迁于洛阳。
刘永字公寿,先主子,后主庶弟也。
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永为鲁王,策曰:“小子永,受兹青土。
联承天序,继统大业,遵修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奄有龟蒙,世为藩辅。
呜呼,恭联之诏;惟彼鲁邦,一变适道,风化存焉。
人之好德,世兹懿美。
王其秉心率礼,绶尔士民,是飨是宜,其戒之哉!”建兴八
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
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
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
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坂,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
后卒,葬于南郡。
章武二年,追谥皇思夫人,迁葬于蜀,未至而先主殂。
丞相亮上言:“皇思夫人履行修仁,淑慎其身。
大行皇帝昔在上将,嫔妃作合,载育圣躬,大命不融。
大行皇帝存时,笃义垂恩,念皇思夫人神柩在远飘飘,特遣使者奉迎。
会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以到,又梓宫在道,园陵将成,安厝有朝。
臣辄与太常臣赖恭等议,《礼记》曰:“立爱自亲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
‘不忘其亲,所由生也。
《春秋》之义,母以子贵。
昔高皇帝追尊太上昭灵夫人为昭灵皇后,孝和皇帝改葬其母梁贵人,尊号曰恭怀皇后,孝愍皇帝亦改葬其母王夫人,尊号曰灵怀皇后。
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辄与恭等案谥法,宜曰昭烈皇后。
《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
“制曰可。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
兄吴壹,少孤,壹父素与刘焉有旧,是以举家随焉入蜀。
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
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
瑁死,后寡居。
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
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于是纳后为夫人。
建安二十四年,立为汉中王后。
章武元年夏五月,策曰:“联承天命,奉至尊,临万国。
今以后为皇后,遣使持节丞相亮授玺绶,承宗庙,母天下,皇后其敬之哉!”建兴元年五月,后主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长乐宫。
壹官至车骑将军,封县侯。
延熙八年,后薨惠陵。
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
章陵元年,纳为太子妃。
建兴元年,立为皇后。
十五年薨,葬南陵。
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
建兴十五年,入为贵人。
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联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
今以贵人为皇后,使行丞相事左将军(向)朗持节授玺绶。
勉修中馈,恪肃堙祀,皇后其敬之哉!”咸熙元年,随后主迁于洛阳。
刘永字公寿,先主子,后主庶弟也。
章武元年六月,使司徒靖立永为鲁王,策曰:“小子永,受兹青土。
联承天序,继统大业,遵修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奄有龟蒙,世为藩辅。
呜呼,恭联之诏;惟彼鲁邦,一变适道,风化存焉。
人之好德,世兹懿美。
王其秉心率礼,绶尔士民,是飨是宜,其戒之哉!”建兴八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
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
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
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
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进用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剌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剌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
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
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
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
卓何用查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
靖从兄陈相玚,又与伷合规,靖惧诛,奔伷。
伷卒,依扬州剌史陈祎.祎死,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
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
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崖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
既至交址,交址太守士燮厚加敬待。
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玉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
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已,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流。
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
”巨鹿张翔衔王命使交部,乘势募靖,欲与誓要,靖拒而不许。
靖与曹公书曰:“世路戎夷,祸乱遂合,驽怯偷生,自窜蛮貊,成阔十年,吉凶礼废,昔在会稽,得所贻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
迫于袁术方命圮族,扇动群逆,津涂四塞,虽县心北风,欲行靡由。
正礼师退,术兵前进,会稽倾覆,景兴失据,三江五湖,皆为虏庭。
临时困厄,无所控告,便与袁沛、邓子孝等浮涉沧海,南至交州。
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漂薄风波,绝粮茹草,饥殍荐臻,死者大半。
既济南海,与领守儿孝德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饬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
承此休问,且悲且憙,即与袁沛及徐元贤复共严装,欲北上荆州。
会苍梧诸县夷、越蜂起,州府倾覆,道路阻绝,元贤被害,老弱并杀。
靖寻循渚崖五千余里,复遇疾疠,伯母陨命,并及群从,自诸妻子,一时略尽。
复相扶侍,前到此郡,计为兵害及病亡者,十遗一二。
生民之艰,辛苦之基,岂可具陈哉!惧卒颠仆,永为亡虏,忧瘁惨惨,忘寝与食。
欲附奉朝贡使,自获济通,归死阙庭,而荆州水陆无津,交部驿使断绝。
欲上益州,复有峻防,故官长吏,一不得入。
前令交址太守士威彦
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
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
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
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进用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剌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剌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
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
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
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
卓何用查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
靖从兄陈相玚,又与伷合规,靖惧诛,奔伷。
伷卒,依扬州剌史陈祎.祎死,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
靖收恤亲里,经纪振赡,出于仁厚。
孙策东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难,靖身坐崖边,先载附从,疏亲悉发,乃从后去,当时见者莫不叹息。
既至交址,交址太守士燮厚加敬待。
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玉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
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已,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流。
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
”巨鹿张翔衔王命使交部,乘势募靖,欲与誓要,靖拒而不许。
靖与曹公书曰:“世路戎夷,祸乱遂合,驽怯偷生,自窜蛮貊,成阔十年,吉凶礼废,昔在会稽,得所贻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
迫于袁术方命圮族,扇动群逆,津涂四塞,虽县心北风,欲行靡由。
正礼师退,术兵前进,会稽倾覆,景兴失据,三江五湖,皆为虏庭。
临时困厄,无所控告,便与袁沛、邓子孝等浮涉沧海,南至交州。
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漂薄风波,绝粮茹草,饥殍荐臻,死者大半。
既济南海,与领守儿孝德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饬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
承此休问,且悲且憙,即与袁沛及徐元贤复共严装,欲北上荆州。
会苍梧诸县夷、越蜂起,州府倾覆,道路阻绝,元贤被害,老弱并杀。
靖寻循渚崖五千余里,复遇疾疠,伯母陨命,并及群从,自诸妻子,一时略尽。
复相扶侍,前到此郡,计为兵害及病亡者,十遗一二。
生民之艰,辛苦之基,岂可具陈哉!惧卒颠仆,永为亡虏,忧瘁惨惨,忘寝与食。
欲附奉朝贡使,自获济通,归死阙庭,而荆州水陆无津,交部驿使断绝。
欲上益州,复有峻防,故官长吏,一不得入。
前令交址太守士威彦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
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
蜀土富实,时俗奢移,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
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
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
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
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其追思和如此。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
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
表卒,曹公征荆州。
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
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先主深以为恨。
巴复从交址至蜀。
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
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辞为左将军西曹掾。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巴为尚书,后代法正为尚书令。
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先主称尊号,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
章武二年卒。
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
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
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
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
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虽非钟期,敢不击节!”
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
蜀土富实,时俗奢移,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
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
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
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
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
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
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
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其追思和如此。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也。
少知名,荆州牧刘表连辟,及举茂才,皆不就。
表卒,曹公征荆州。
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巴北诣曹公。
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会先主略有三郡,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址,先主深以为恨。
巴复从交址至蜀。
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
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辞为左将军西曹掾。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巴为尚书,后代法正为尚书令。
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自以归附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先主称尊号,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凡诸文诰策命,皆巴所作也。
章武二年卒。
卒后,魏尚书仆射陈群与丞相诸葛亮书,问巴消息,称曰刘君子初,甚敬重焉。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
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
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
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
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
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虽非钟期,敢不击节!”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
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
复去官。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
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
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
客不忍刺,语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
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
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履,立功立事,在于今日。
(彼)[鄙]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
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先主遂领徐州。
袁术
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
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而瓒深与先主相友。
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
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毋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
复去官。
后为高唐尉,迁为令。
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
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
客不忍刺,语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
袁绍攻公孙瓒,先主与田楷东屯齐。
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于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
时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
既到,谦以丹杨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归谦。
谦表先主为豫州刺史,屯小沛。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
”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
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履,立功立事,在于今日。
(彼)[鄙]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
”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
”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
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于竹帛。
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
”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先主遂领徐州。
袁术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劢,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
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
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
”深与统相结而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为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追赐统爵关内侯,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
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
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劢,不亦可乎?”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
瑜卒,统送丧至吴,吴人多闻其名。
及当西还,并会昌门,陆绩、顾劭、全琮皆往。
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谓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绩、劭谓统曰:“使天下太平,当与卿共料四海之士。
”深与统相结而还。
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吴将鲁肃遣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诸葛亮亦言之于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
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为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追赐统爵关内侯,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
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
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
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
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璋不听,竟遣使迎先生,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
郡县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
先主假权偏将军。
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
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候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
”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先主自在江南。
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
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
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待之如初。
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权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
还蜀无路,是以归命。
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
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
文帝察权有局量,欲试惊之,遣左右诏权,末至之间,累催相属,马使奔驰,交错于道,官属侍从莫碎魄,而权举止颜色自若。
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
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明年卒,谥曰景候。
子邕嗣、邕无子,绝。
权留蜀子祟,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
到涪县,瞻盘桓未近,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
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
会艾长驱而前,瞻却战绵竹,祟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阵见杀。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仕郡督邮,姑夫囊习为建伶令,有违犯之事,恢坐习免官。
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
后贡恢于州,涉道末至,闻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
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也,乃托名郡使,北诣先主,遇于绵竹。
先主嘉之,从至洛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
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
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
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
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璋不听,竟遣使迎先生,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
郡县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
先主假权偏将军。
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
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候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
”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先主自在江南。
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
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
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待之如初。
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权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
还蜀无路,是以归命。
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
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
文帝察权有局量,欲试惊之,遣左右诏权,末至之间,累催相属,马使奔驰,交错于道,官属侍从莫碎魄,而权举止颜色自若。
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
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明年卒,谥曰景候。
子邕嗣、邕无子,绝。
权留蜀子祟,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
到涪县,瞻盘桓未近,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
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
会艾长驱而前,瞻却战绵竹,祟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阵见杀。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也,仕郡督邮,姑夫囊习为建伶令,有违犯之事,恢坐习免官。
太守董和以习方土大姓,寝而不许。
后贡恢于州,涉道末至,闻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
恢知璋之必败,先主必成也,乃托名郡使,北诣先主,遇于绵竹。
先主嘉之,从至洛城,遣恢至汉中交好马超,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
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
朗不能用。
拒战败绩,亡走浮海。
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
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
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
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曰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
”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
”翻出为富春长。
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因留制服行丧。
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着《易注》。
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
”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
孙权以为骑都尉。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
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
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
翻渭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答乎?”蒙即从之。
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
”果如翻言。
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
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帐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
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
权去,翻起坐。
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
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
太守王朗命为功曹。
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
朗不能用。
拒战败绩,亡走浮海。
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
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
”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
身诣翻第。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也。
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曰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
”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
”翻出为富春长。
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因留制服行丧。
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
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着《易注》。
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
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
”会稽东部都尉张纮又与融书曰:“虞仲翔前颇为论者所侵,美宝为质,雕摩益光,不足以损。
”
孙权以为骑都尉。
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
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
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
翻渭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答乎?”蒙即从之。
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
”果如翻言。
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
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帐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
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
权去,翻起坐。
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
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
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